松鼠

冯小刚炮轰王健林之后,王思聪王中磊加入


报名参加中国量化国际峰会长按下图

华谊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华谊兄弟与万达的纠纷终于闹上台面了。11月18日,冯小刚新片《我不是潘金莲》刚刚上映,就疑似遭遇到了华谊“老冤家”万达院线的消极排片。对此,老炮冯小刚18日中午在微博上公开发文,手撕王健林。

在这封《潘金莲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的文章中,冯小刚以潘金莲的口吻,对王健林表示不满,称其“小胸怀”“孩子气”。

王健林还没发声,王思聪却坐不住了,在微博上公开回应,不仅暗讽冯导此举是“碰瓷”,还反问他,“只准你们排片挤走别人,不允许我们对你片的不看好而降低排片?”

冯小刚也不是好惹的,立刻给怼了回去,称“您的不悦导致万达低排片。”

这一来,本来注意力都在林丹身上的网友立即调转枪头,奔着这几位爷去了。上万条留意也是各执一词,有的认为冯小刚捆绑炒作,有的指出万达院线涉嫌垄断,但更多人的内心则是这样的…

华谊与万达的“新仇旧恨”

华谊与万达究竟什么仇什么怨?有媒体评论指出,这其实是一个“新仇旧恨的故事。只不过冯小刚在这个时候摆到台面上说,夹带点捆绑宣传的嫌疑。

先来看看,万达对于《潘金莲》的排片是不是真的那么低呢?来自时光网的数据显示,《潘金莲》在万达院线的排片比的确要比业内平均水平矮一大块。在11月18日《潘金莲》的正式首映日,万达院线该片的占比为12.8%。排在早前上映的《勇士之门》、《奇异博士》、《深海浩劫》之后,与39.4%(猫眼数据)的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确实比较低。

王健林爱将转投华谊被指为导火索

冯小刚公开信中提到,“有一小公司名曰华谊,为挽救覆灭之命运,从贵集团挖走一小墙角”,

这个“小墙皮”疑似指的是华谊兄弟影业CEO(首席执行官)叶宁,据称是引起万达“排片低”的导火索。

有传言称,万达之所以冷待华谊影片,系因今年2月,原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叶宁跳槽到华谊,担任了华谊兄弟影业CEO。在此之前,叶宁已在万达工作15年,历任万达院线总经理、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五洲电影发行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要职。

坊间传,在叶宁离职转投华谊担任CEO的当天,万达公司内部连夜召开会议,决定对叶宁、华谊及其出品的电影进行“封杀”。

而之后暑期档华谊出品的《摇滚藏獒》就遭遇了排片风波,有媒体称万达给《摇滚藏獒》的预排片非常低,有“封杀”之嫌,但万达随后公开发声明予以否认,称“封杀”纯属无稽之谈。

华谊方面则表示,对不同电影的排片差异化是万达院线的公司行为,华谊兄弟不便评价,并检讨自己对该片宣发不力,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如果说《摇滚藏獒》的低排片姑且可以算作投资回报问题上,但是这次的《潘金莲》可算得上是一部大片,在万达影院却也是低排片,要知道万达院线可是中国最大的院线,其在年全国总票房份额中占据13.5%,高于第二、第三名之和。这样的排片自然容易引起争议。

目前,华谊官方也发文力挺冯小刚,因此从事态的发展看起来,很像是影业公司对万达院线发起的一场反垄断讨伐。甚至有文章渲染为,冯小刚揭开了整个电影圈的暗战,这出戏可越来越好看了…

万达忌惮的对手?

说起双方的利益博弈,不管是万达高管转投对手公司,还是万达院线排挤华谊影片,都传递出院线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信号。

上市以来,万达院线一直是绩优股的典范。万达院线今年1-10月累计票房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25.17%。截至10月31日,公司拥有已开业影院家,块银幕。

华谊兄弟的影院建设在加速推进。截至9月30日,华谊兄弟已开业的影院总数量已达到17家。三季报显示,华谊兄弟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1.52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96%,净利润为6.22亿元,同比上涨1.33%。

不过相比起华谊,《我不是潘金莲》背后的另外两家公司耀莱影业和猫眼电影,也是今天这出大戏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由华谊兄弟出品、耀莱影业保底发行、光线传媒旗下猫眼电影独家宣发。

耀莱影视进军电影业的路径和万达相似,通过投资影院建立渠道,然后逐步向上游挺进,进行电影的投资和发行。尽管目前从绝对影院数量来说,万达要远高于耀莱,但后者正在通过资本市场奋力追赶。

相比耀莱,猫眼所拥有的线上发行能力,已经在过去几年让万达吃过苦头。年国庆,一部《心花路放》让猫眼的票补和预售模式成为电影界的新宠,两个月后,由万达五洲保底,万达院线一路护送的《一步之遥》却票房平平。

另外,在今年各家都很少对电影进行票补的情况下,猫眼决定增加对《我不是潘金莲》的票补:有院线人士透露,《潘》首映日排片若超过50%,每张票补贴最高可达15.1元。这也让万达不得不警惕。它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再出现第二个《心花路放》。

冯小刚“为钱”发声?

然而,潘金莲”也并非善妇,冯小刚的动机很难说没有私心,公开炮轰王健林背后,也又一部分是为了钱袋子着想。下文部分摘自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作为美拉传媒老股东,冯小刚等作出了5年业绩承诺期限,其中年度承诺的业绩目标为税后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自年度起,每个年度的业绩目标为在上一个年度承诺的净利润目标基础上增长15%。)若未能完成该目标,冯小刚将以现金补足差额。

不过今年的目标看起来很难完成了,年上半年,美拉传媒净利润只有万元,换言之,截止上半年业绩连承诺的一半都没到。

根据冯小刚及华谊兄弟于年签署的《合作协议》,冯小刚在合作期限内为华谊兄弟拍摄五部电影作品。其中冯小刚为华谊兄弟拍摄的电影作品《我不是潘金莲》,视为冯小刚为华谊兄弟拍摄完成的第四部电影作品。

作为年底大片,公开资料显示,美拉传媒也将从《我不是潘金莲》票房中获益,并成为完成业绩承诺的一个重要砝码。

《我不是潘金莲》出品公司包括耀莱影视、北京文化摩天轮、华谊兄弟电影和美拉传媒;美拉传媒和华谊兄弟电影全部隶属于华谊兄弟。

也就是说,美拉传媒也将从《我不是潘金莲》票房中获益,并成为完成业绩承诺的一个重要砝码。一旦《我不是潘金莲》票房失利,作为出品公司的美拉传媒,年业绩完成难度会更大。

更重要的是,冯小刚可是签了“对赌协议”的!按照协议规定,若冯小刚未能完成某个年度的“业绩目标”,则老股东同意于该年度的审计报告出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以现金的方式(或美拉传媒认可的其他方式)补足美拉传媒未完成的该年度业绩目标之差额部分。

因而冯小刚炮轰王健林事件,可以说一大部分也是为了钱。目前来看这一招还是比较成功的。至少,大家都知道这部电影上映了…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的去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dl/110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