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松鼠 > 松鼠的形状 > 吴彬,再次刷新一个世界纪录的莆田人看莆
当前位置: 松鼠 > 松鼠的形状 > 吴彬,再次刷新一个世界纪录的莆田人看莆
1
在中国画这条浩浩荡荡的艺术河流中,无数优秀的艺术家把一生的才华和生命都贡献给绘画艺术,成就了五彩斑斓的中国画体系,从中也涌现出众多独树一帜的大师。吴彬就是其中的一个。
吴彬,福建莆田人,自幼师从闽中诗人、艺术家佘翔,少年时前往江南游学,后以第一名成绩入选明朝宫廷画院,是明末“人物变形主义画风”和“复兴北宋经典山水画风”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是中国美术史上十大画家之一。
吴彬逝去四百年了,他以八十三岁的人生履程和七十年的艺术生命,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他的代表作《十八应真图卷》、《十面灵璧图卷》、《五百罗汉图》,不仅仅是国内外主要博物院、博物馆的压馆之作,也是世界顶尖拍卖行的“惊天之拍”,屡屡刷新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成交世界纪录。
年苏富比,以《十面灵璧图卷》为封年12月,《十面灵璧图卷》第一次在纽约苏富比拍卖面世,以万美元的天价成交,轰动世界的艺术收藏界,创下苏富比拍卖行成立以后,中国书画首次超越百万美元成交的纪录。世界艺术界及收藏界这才认识中国古代绘画大师吴彬和他的艺术价值。
吴彬《十八应真图卷》(局部)年11月23日,在北京保利秋拍上,吴彬的名作《十八应真图卷》,最终以1.亿元高价成交,创下当时中国画拍卖价格新的世界纪录。这个古代画作的价格纪录保持了多年,吴彬又以一个更高的价格打破了自己的世界纪录。
年10月18日,在北京保利拍卖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上,经过数十轮激烈的竞拍,吴彬为米万钟所作巨幅画作《十面灵璧图卷》以5.亿元成交,刷新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成交世界纪录,也刷新了中国艺术品单件拍卖成交的世界纪录。同时,吴彬的《十面灵璧图卷》也就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贵的艺术品,也是全球最昂贵的古代书画。
吴彬所创下的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会是最后一次吗?不会的,他的鸿篇巨作《五百罗汉图》更为收藏界青睐,假以时日,如果《五百罗汉图》再上拍卖场,那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02
《十面灵璧图卷》落锤瞬间,图:北京保10月18日,吴彬名作《十面灵璧图卷》以5.亿拍卖成交,刷新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成交世界纪录,这条消息迅速传遍艺术界,数十家莆田自媒体打破惯例,编辑并发布了这条消息,立即在莆田人的手机上霸屏。这个四百年前的艺术大伽,是怎样“炼成”的?
在古代艺术领域,书法与绘画是最为紧密的艺术,从笔墨、线索、留白等艺术方式上高度相通相融。莆田,虽为东南一边隅之地,但在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领域上却占有一席之地。自唐以来,一些优秀艺术家以他们的才华和作品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姓名,他们伟大的作品为他们的故乡莆田,赢得了“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赞誉。
林藻像,唐代著名书法家首先为莆田开创书画之风气的是闽中名士林藻。林藻,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唐贞元七年(年)以词赋登尹枢榜进士第,累官容州刺史、殿中侍御史。工诗赋,“得智永笔法,擅长草书”,是福建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深慰帖》,宋朝的《宣和书谱》和明代书法典籍《书史会要》都给予极高的评价。
蔡襄书法蔡襄更是把莆田人的书法作品提升到一个时代的高度,达到那个朝代的最高峰。蔡襄,字君谟,谥忠惠,宋代文学家、书法家、农学家、政治家。天圣八年(年)登王振榜进士,“其书法取法晋唐,讲究古意与法度。其正楷端庄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谓之散草,自成一体”。蔡襄被书史列为“宋四大家之一”。他的传世书法作品有《万安桥记》、《茶录》、《荔枝谱》、《昼锦堂记》、《自书诗贴》等。
蔡京书法书法界还有一个“宋四大家”的版本,说的是蔡襄的堂弟蔡京。蔡京,字元长,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宋熙宁三年(年)与胞弟蔡卞同登叶祖洽榜进士,是宋末王安石变法最坚定的推行者与执行者。他的书法作品“气势豪健,痛快沉着”,历来被书家推崇,四大家之一米芾曾评价:“京书法当朝第一。”《书史会要》也有对蔡京的书法评价:“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古今,鲜有俦匹。”蔡京传世书法作品有《草堂诗题记》、《节夫贴》、《宫使贴》等。
蔡卞书法还有一些史料却说明“宋四大家之一”的苏黄米蔡,应该是蔡卞。蔡卞,乃一代权相蔡京的胞弟,蔡襄的堂弟,他们都是蔡氏入莆始祖蔡用元的六世孙。蔡卞,字元度,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女婿。蔡卞书法“圆健遒美,笔势飘逸,圭角稍露,自成一家,亦长于大字”。《墨林快事》曾对他的作品也有过高度评价“胜于京,京又胜于襄,今知有襄,而不知有他蔡,名之有幸不幸若此”。蔡卞留下的传世作品均在故宫博物院,有《雪意帖》、《题唐玄宗鹡鸰颂》、《致四兄相公尺牍》、《孝女曹娥碑》。蔡京、蔡卞主编的《宣和书谱》二十卷、《宣和画谱》二十卷,是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纪念碑式巨卷。蔡卞所著《毛诗名物解》也入选《四库全书》。
宋代,除了蔡襄、蔡京、蔡卞三大书法大家之外,还有众多优秀的书法家,仍有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以各种方式保存至今。
03
文人画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分水岭式的文化意义,一代文豪、大师苏轼所开创的宋代文人画,奠定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宋代数以百计的书法大伽们,本身也是一个不同凡响的画家,或许今天还有很多的文人尚不知道苏轼也是真正文化意义的大画家,他的绘画作品与诗词、书法、文章一样在中国文学艺术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
《听琴图》,主流观点认为红衣为蔡京从莆阳文化学者俞宗建年复一年的考证中,他发现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蔡京也是一个北宋绘画高手,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蔡京画作《环禽图》,完整无缺地证明蔡京先生曾是北宋一个优秀的画家。或许时间流逝了九百年,远去了无尽的书画往事,湮灭了无穷的书画作品。作为一个朝代的书法大师,蔡襄、蔡卞或许也留下了不少画作,但这一切已无从考证。
得益于宋元文人画的长足发展与日臻完善,也得益于一代政治家蔡京所创建的宫廷画院——宣和画院和宫廷书院——宣和书院。宣和画院和宣和书院在大宋王朝一百六十年时间里,考录了大约一百多个优秀书画家,绝大多数成为那个朝代的翘楚。大明王朝沿用了宋朝的体例,创建明朝宫廷画院,通过公开考试,选举有才华的艺术家进入宫廷画院。
明宣德李在《琴高乘鲤图》在大明王朝洋洋洒洒的绘画史上,首先为莆田扬名的是江口李在,“精绘事,山水学营丘,而墨气淋漓,得烟云掩霭之趣,峰峦八面可观。”宣德年间,与戴进、谢环、石锐、周文靖同待诏入直仁智殿,是宣德时期宫廷画院最杰出的画家之一,“自戴进以下一人而已”,代表作有《琴高乘鲤图》、《阔渚晴峰图》、《归去来兮图》等。
与李在同进宫廷画院周文靖也是莆田人,乃清浦周氏之后。天顺六年(年),善画山水的林时詹和善花鸟竹石之类的许伯明,一同召诣京师,同为工部文恩院副使。连同吴彬在内,莆人艺术家在明一朝中共有九个人以画技特长考入宫廷画院,其中,周文靖以御试《枯木寒鸦图》擢第一。吴彬也在万历朝时,以第一名成绩入选宫廷画院。
曾鲸像为莆田再次扬名的明代肖像画大师曾鲸。曾鲸,字波臣,一生往来江浙一带,擅画肖像,在继承粉彩渲染传统技法的同时,汲取西洋画的某些手法,形成注重墨骨、层层烘染、立体感强的独特画法,有“如镜取影,俨然如生”之誉,是波臣派画法的开拓者,也是明代人物画开宗立派的大师,是中国美术史上最为杰出的肖像画家之一,代表作有《葛一龙像》、《王时敏像》、《黄道周像》等。
宋珏像宋珏是明代末期一个全能型的艺术家、诗人,“工书画篆刻,山水学米氏、黄公望、吴镇,用笔苍老秀逸,不拘于法,兼善画松”,传世之作有《松阴晓霭图》、《亭皋落木图》、《娄江欲雪图》。宋珏更是一代花鸟工笔画大师,其画荔枝“色泽肤理,与生无异”,为明代吴门画派的重要人物。
吴彬部分画作拍卖纪录
“千变万化,精妙绝伦。”这是所有参与拍卖的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对吴彬的《十面灵璧图卷》一致且高度的评价。作为一个划时代优秀的绘画大师,吴彬以其“变形主义画风”开创了一个名震江湖的“吴彬时代”。
吴彬,这个来自闽中莆田的艺术家,究竟是怎样的进取拼搏努力精神,走上一个时代艺术的巅峰,又是以怎样的人生道路完成了生命最后的辉煌。
《十八应真图卷》
吴彬,黄石水南人,北洋吴祭之后裔,这一脉北洋吴氏一族是科甲延绵的簪缨世家,北宋理学家吴世延、宋端平二年(年)状元吴叔告,均出自这个家族。吴彬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拜明朝著名诗人佘翔为师,在佘翔的精心指导下,吴彬具有一定诗词歌赋创作水平,在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他堪称一流,“其诗亦清劲,特为画所掩”。一个有良好文学修养的书画家,在审美、鉴赏、临摹上更具眼力与境界,这是吴彬能成为大师不可或缺的文学涵养。
吴彬画作
吴彬生逢其时。明朝最后五六十年时间内,高手云集,书法绘画大师灿若星辰,在以金陵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形成了艺术的高地。董其昌、吴彬、黄道周、张瑞图、米万钟、曾鲸、王时敏等这些卓越的艺术家井喷式地涌现在同一时代的艺术领域,无疑造成了艺术上的洼地效应。水涨船高,推动了吴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开拓。同时,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入阁拜相,擢尚书侍郎,进一步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艺术水平,造就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吴彬就是在此社会背景下,赢得明神宗的欣赏,赐旨遍览宫廷收藏历代优秀的传世之作,诏令其游览大明江山的河流山川。吴彬独享一个朝代艺术家的殊荣。
吴彬《十面灵璧图卷》
吴彬的《十面灵璧图卷》是为米万钟所巨制的。米万钟、董其昌、黄道周、曾鲸等一大批艺术家生活在一个朋友圈内,切磋技艺,交流思想,点评技法,剖析线条、着墨,这个具有高水平的朋友圈,是吴彬能够开宗立派,以其大气磅礴的思想开创了人物变形主义的画风的重要因素。明末著名的文艺评论家谢肇淛在他的《五杂俎》中,对吴彬的艺术成就,极为推崇,“近日名家如云间董玄宰(董其昌)、金陵吴文中(吴彬),其得意之笔前无古人……吴运思造奇,下笔玄妙,旁及人物、佛像,远即不敢望道子,近亦是力敌松雪(赵孟),传之后世,价当重连城矣。”
明朝著名学者姚旅所著《露书》有过这么一句对莆中文艺的评价“莆中有四绝:吴文中山水、曾波臣小照、洪仲韦小楷、黄允修篆石”,这四绝形象地概括了莆田明晚期艺术家在艺术上伟大的成就。自明正德年间起,李在、林时詹、许伯明、吴彬、柯士璜、曾鲸、黄卷、余玒、黄士、赵珣、顾不乐、林白、黄彝、际元衮、郭无疆、廖经、陈雪、陈僧权、黄章、林沧、陈士榘、林雒鼎、余璧、林庚、黄昇、魏植等书法绘画艺术家们,密密麻麻,站满了明朝二百多年的时间脉络,形成了具有特别风格的闽中画派。
05
在明末清初这一百年间诡异而又疯狂的历史时期,尽管血雨腥风一直在浸染着莆田大地上的黄昏与黎明,尽管反清复明的死战一直在这段铁骨铮铮的莆田岁月里蔓延,艺术的光芒却永远照耀着莆田士子心中那份柔情万千的执着和梦想。一个具有莆田文化特征的文艺流派正是在这个时代诞生了。
宋珏作品
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从明朝万历至清朝康熙一百多年间,篆刻艺术经过了明后期书法大家林雒鼎、林庚、黄昇、魏植等一大批篆刻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产生了宋珏这么一个集诗词、书法、绘画于一身的艺术大师,经过他数十年的研习与突破,以八分入印的莆田派篆刻艺术崛起于明代艺术舞台上,成为中国古代三大篆刻艺术派系之一。
宋珏书法
宋珏无疑是一个集大成者的书画大家,正是这么一个以布衣艺术家身份的莆籍大师,率先走入了魏碑入书的漫漫陌路,可以说他是明清魏碑入书探索的第一人。当然,他突破篆文入印的传统,首创以“八分书(隶书)入印”也是从魏碑入书摸索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宋珏开创篆刻史上“莆田派”的艺术风格,成为书法上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
宋珏是清朝隶书第一人郑簠的入门老师,他把郑簠带入魏碑入隶的陌生世界,从而让这个一生在隶书上苦苦追求的艺术家,发动了一场翻天覆地的书法艺术革命。
郑簠[fǔ],字汝器,号谷口,籍贯福建莆田,出生于江苏南京。郑簠小时便对书法艺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后一生都在钻研隶书这个浩繁如烟的艺术世界中。他初师宋珏学魏碑入隶,后改学汉碑,主要有《史晨碑》和《曹全碑》。郑簠为学汉碑,三十多年内遍访河北、山东、陕西汉碑,倾尽家资,家藏碑刻拓片有四大橱。他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所书字大小相近,精细、疏密却富有变化,多姿又规整,既保持了《曹全碑》的特点,又具有飘逸奇宕的新意,世人谓之‘草隶’”。
郑簠对隶书的痴迷与探索,开拓了隶书笔法,开创了隶书新的风格,成为康乾之后碑派书法追求的境界,影响巨大,对后来汉碑之学的复兴起到了重要作用,被后人称为清代隶书第一人。
06
如果说莆田籍艺术家们在明王朝掀起了一个绘画艺术创作的高峰,李在、曾鲸、吴彬、宋珏无不是声名显赫的绘画大师。那么,莆田籍书法家们在清王朝却用书法艺术为莆田这么一个偏僻的小地方扬名。除了清朝隶书第一人郑簠之外,还有两个大师级的书法大家翁方纲和郭尚先,在乾隆与嘉庆道光朝矗立起一个大家的艺术旗帜。
翁方纲像
翁方纲,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莆田六桂翁之后裔,明代户部尚书翁世资之十世孙,寄籍大兴。乾隆十二年(年)顺天中试,乾隆十七年(年)秦大士榜进士,入仕后授编修,《四库全书》纂修官,历官内阁学士、左鸿胪寺卿,主持江西、湖北、江南、顺天乡试,也曾提督广东、江西、山东学政,以礼部侍郎、从二品致仕,后荣恩宴加二品衔。
翁方纲作品
翁方纲是清代乾隆年间的文艺大家,他精于考据、金石、书法之学,又是清代“肌理说”诗论的创始人,“书学欧、虞,谨守法度,尤善隶书”。在《清朝书画录》中,翁方纲与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翁、刘、梁、王”四大家。在另一个版本中,翁方纲亦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并称为“翁刘成铁”清朝书法四大家。著名艺术评论家包世臣在他的《艺舟双楫》中称:“宛平书只是工匠之精细者耳,于碑贴无不遍搜默识,下笔必具其体势,而笔法无闻。”
翁方纲还是清朝一个伟大的金石学家,开清朝断代体著录金石先河,并以“精于鉴赏”之长奠定其清代名家的地位,著有金石学方面著作《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庙堂碑唐本存字》等大量金石学著作。“世之喜金石考,必推翁家”。
郭尚先像
郭尚先,字元开,号兰石,又号伯抑父,清代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嘉庆十二年(年)福建乡试第一名中举人,嘉庆十四年(年)登洪滢榜二甲第三十名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馆,授翰林院编修。嘉庆十八年(年),年仅二十八岁的郭尚先,出任贵州乡试正考官,后来,连任云南乡试正考官、广东乡试正考官。道光八年(年),出任四川提学,正四品,因主持四川学正期间,工作出色,累官至礼部右侍郎。道光十二年(年),出任山东乡试正考官,后又转任大理寺卿、礼部右侍郎,从二品,专司学政吏考之事。不幸英年早逝,年方四十八岁。道光皇帝对他极为欣赏,郭尚先逝后,诰授为贤政大夫大理寺卿加二级崇祀。
郭尚先草书作品郭尚先是道光朝一个书法大家,“工书法,善行草,其楷体典重工致,为当时的馆、阁所摹效。善绘画,精篆刻。其画除山水之外,尤擅兰石;其篆刻朴茂浑古,法度精严。”有《芳坚馆印存》二册行世。清朝书法艺术家龚显曾在《书林藻鉴》中这么评价郭尚先书法“兰石先生以工八法,名嘉道间,作字甫脱手,辄为人持去,片缣寸楷,咸拱璧珍之。书法娟秀逸宏,直入敬容《砖塔铭》之室”。郭尚先书法历经嘉庆、道光两朝皇帝的喜爱,有一部分小楷作品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郭先生也是清道光朝一个优秀的书法理论家,他的书法理论《芳坚馆题跋》,给后代留下极其有价值的文艺理论,这部书多采用点评的方式,针对历代书家或作品给予品鉴,并用自己的学术观点阐述作品。
郭尚先也是那个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画家、诗人,这些都有作品为他的专业提供了不可动摇的文化地位。
07
莆田籍文人墨客、书法家绘画家在清一朝二百六十多年间所取得突破与成就,仿佛与那血雨纷飞的反清复明无关,仿佛与哀鸿遍野的界外三十里故乡无关。郑簠、翁方纲、郭尚先等大师们以他们杰出的才华和不朽作品为我们矗起了仰望的纪念碑。书法艺术,一直有一缕芬芳的墨香萦绕在我们空阔而又澄澈的心怀。
莆田籍艺术家从不甘沉沦于平庸与寂寞,从清初直至清末二百六十多年间,有数十个优秀的画家,为吴彬故土的艺术传承留下了无数个激动人心的瞬间。
“康崐,字于玉同,有能诗声,善画山水,学梅花道人石田翁遗意,人争购之。崔岱,字峻于,山水入能品。周韩起,字聘仲,善墨竹,陈僧权授以笔法,遂臻其妙。戴昂,精内家妆,格韵高雅,亚于黄卷。林霞,字九文,人物师黄章,亦善美人。林湛,字露斯,善花雀。朱諴,字燕万,善写照,神气欲活,几如颊上添毫。”
这一段对莆田画家的点评与概括,出自清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人物传》之方伎传。截止时间为清乾隆十二年(年),在此之后的一百年间,莆田还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画家,并以他们传世的作品为世人所称颂。
杨舟作品杨舟,字渔者,隐居于莆田九华山之苦竹寺,擅绘巨幅画,常作龙、虎、狮、鹿、龙,以画鹿著称。精人物画,工笔重彩,着色艳丽而不媚俗。其水墨山水近似沈周,表现烟云缥缈,岩壑嶙峋,神韵不凡,传世作品有《虎》、《鹿》、《打猎图》、《钟馗赏笛图》等。
朱官登,字懋安,号鲤湖散人,同治光绪年间著名文人,清宫廷画家,善墨竹,誉称江南画竹第一人。传世作品有《风声竹韵图》,纸本四大幅《风·晴·雨·露墨竹》。
在清朝这条长长的艺术河流上,还有无数隐身于民间的画家、书法家,以他们不俗的艺术作品,留存在莆田书画历史上。林熊,字公兆,“工画,精篆刻、诗画及八分书法,鲜明整洁,亦善治印,以汉人为法,不妄奏一刀”。吴晋,字平予,能画墨兰,治印,印风疏朗工整,主张讲究六书之学,还有陈文、林皋、郑开、林嘉楠、俞荔、张寿祺、林肇祺等。
08
辛亥年的武昌枪声终结了二千多年的帝制,也终结了满清王朝的命运。一种新的命运铺开在全体莆田人的心上,莆田籍艺术家们依旧用一腔才华在坎坷而又宽阔的艺术道路上奔跑。
江春霖像从晚清充满黑暗的官场里走出的,一代御史江春霖用他那铿锵的莆仙方言,喊出了几声反腐的誓言,可是大清王朝的气数已尽,这个满腹经纶的才子只好回家。江春霖是晚清一个优秀的书法家,留存在莆田民间作品很多。
张琴作品张琴是莆田最后的一名进士,从清朝至民国,他一直为莆田近现代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还用五年时间亲自编纂《莆田县志》,这也是一部最完整的莆田县志。张琴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篆刻皆工,其篆刻取法于汉印。长于书法,书擅四体,行书在欧虞之间,山水画宗四王。其书画作品传世挺多,也被一些博物馆收藏。
在清末民国时期,木兰溪畔相继走出了三个近现代优秀的画家,李霞、李耕、黄羲三个画家彼此之间又有着亲密的人文关系,又有迥异的艺术风格,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
李霞李霞,字云仙,号髓石子,又号抱琴游子,出生于年。李霞是我国近代著名画家,师承闽派诸家,深研历代人物画传统,探索“工写互参”的画风,其笔意力追瘿瓢(黄慎),浑厚丰润,挥洒流畅;善用鸡毛作笔,中锋遒劲,赋彩清丽,并常取西法渲染,自成一家。尤擅翎毛、山水、人物,所作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李霞还是一个国际影响力的实力派画家。年,李霞的《十八罗汉渡海图》荣获巴拿马气球博览会一等奖。年,李霞的作品《函谷骑牛图》在纽约艺术画作获优等奖。其《麻姑献寿图》、《坐鼓观牛图》藏于纽约博物馆,《群儿闹学图》藏于巴黎博物馆。现代著名画家吴昌硕称赞他为“人物第一家”。李霞的代表作有《渊明朱菊图》、《关公》、《李铁拐》、《十八罗汉图卷》、《红楼梦大观园图卷》。
李耕李耕,字砚农,号一琴道人,大帽山人,大目溪湾里一樵子,出生于年。父亲李步丹也是颇负盛名的民间绘画高手,李霞少年时就是拜李步丹为师。李耕是我国近现代优秀画家,他既吸取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意境,又摒斥其“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虚无构图,继承了民间艺术的健康明朗而舍弃其“匠气”与真白,完成了形、神、意三者的完美统一,从而在文人画与民间画派之间揉合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风格。现代伟大的美术家徐悲鸿先生对李耕的作品作出高度评价:“有奇拙性者,首推李耕。”在中国画坛上有“北齐南李”之称誉。李耕的代表作有《醉八仙》、《夸父追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苏武牧羊》、《难民图》等。
黄羲黄羲,字可轩,号大蛮山人,年出生,我国著名古典人物画家,少年时拜李霞李耕为师,后上上海美专深造,师从吴昌硕、王一亭、诸闻韵、黄宾虹,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初,跟随黄宾虹师参与故宫国宝南迁。年,受潘天寿之邀前往浙江美术学院任教。“他的作品充分发挥古装人物画以线描为主的特长,造型概括传神,用笔遒劲有力,设色淡雅温和,形神优美自然,享誉于世。”人物代表作有《高士》、《麻姑》、《王羲之》等,山水、花鸟代表作有《刘阮天台采药图》、《九州禹迹图》、《八马》、《黄山图》等。
09
莆田那条关于书法与艺术的河流,却不会断流,也不会干枯,更不会在莆田的时间河床上消失。虽然没有出现北宋时期像蔡襄、蔡京、蔡卞这么大师级的“宋四大家之一”,也没有出现明朝时像李在、曾鲸、吴彬、宋珏这么具有影响力的大师,也没有涌现出像郑簠、翁方纲、郭尚先这么优秀的书法大家,以李霞、李耕、黄羲为代表的近代著名画家,仍然占据着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一章。
周秀廷许英三、张英、周秀廷、朱成淦、陈鹤等优秀的画家们仍以他们优秀的画作为闽中画派增光添彩,周秀廷五度进京,参加人民大会堂的屏风作品创作,为莆田为福建在最高的艺术殿堂留存着美好的记忆。
姚天沐姚天沐先生是一位擅长画松鼠的花鸟画大家,他的美术作品入选第三、四、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曾获全国第八届美展最高奖。翁开恩先生也是一位在全国美术界以松鼠而扬名的优秀画家,一些美术作品在全国美展上屡获奖。和他们同一时代的杨元武先生,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留下优秀的美术作品。
翁振新翁振新先生是以惠安女的水墨画作品《磐石无语》荣获全国首届中国画人物画展银奖(最高奖),为福建人物画的复兴赢得盛誉,他的美术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同在福建师范大学任教的朱宇南以作品《鲁班世家图》获第八届美展金奖,成为福建美术史上唯一以中国画获得金奖的画家。远在湖南的花鸟画大师柯桐枝先生,近年来一直在建构“热带雨林艺术”的宏大目标,是中国当代“热带雨林艺术”的开拓者。
画家杨玉泉莆田的艺术河流在无数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dl/1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