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

探秘以色列旅游精髓为什么犹太人是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2.1去以色列旅游目的

最近十年,到圣地旅游的人潮如过江之鲫;而自年以色列与中国签订旅协议后,中国游客也越来越多。究竟游客是抱甚么目的到以色列旅游的呢?

他们是要看风景吗?幅员甚小的以色列虽然有瀑布、峡谷、山岗、湖泊、海洋、并可以滑雪、潜水、观赏珊瑚,但与其他国家比较,这是小巫见大巫。然而对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信徒来说,以色列常被《圣经》、《可兰经》和《希伯来圣经》提及,其中记载的事迹很多都是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西岸发生的。信徒希望踏足当年耶稣和先知走过的地方,看看先知、圣人、拉比的坟墓,所以教堂、考古废墟和坟墓是他们必看景点。此外,有些游客是慕着以色列的高科技、农业、灌溉和战争武器之名而来的,也有些游客已踏遍全世界,唯欠以色列,所以最后也来这里「插旗」,以显示已经环游全世界。

近年也兴起了朝圣热,这热潮可以追溯至埃格里阿(Egeria),这位西班

牙女士在公元至38年间编写了圣地游记,今天有很多景点都以她的著作为参考。

到中世纪时期,不少人相信透过苦行可以赎罪,从而得到神的恩典,甚至永生;而朝圣则可以取代苦修,所以从十一世纪开始便出现大规模的朝圣队伍。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年),西方从穆斯林夺回耶路撒冷,圣地之旅更为盛行。

我常常看见朝圣者为要触摸和亲吻圣石和祈祷,花上一、两小时排队也在所不计。可我也发现原来非信众也乐意排队参观,这或许是因为他们经过千山万水来到以色列,加上长长的人龙,错觉认为耶稣很灵验,所以也来凑凑热闹。

2.2生活日常

以色列人的生活习惯很多时是因为信仰而衍生的,这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可能较为陌生,为了入乡随俗,让我们了解一些旅游期间的生活细节:

备注:香港潮语,意思是「宣示主权」,在旅游上解作「我已到此一游」。

l、酒店设有安息日升降机,这升降机在每一楼层会自动停顿开关,让乘客在安息日毋须动手按钮,那不是故障呢。

2、每逢星期五有安息日晚餐,那是一星期里最丰盛的餐饮,鱼、鸡、羊、牛等应有尽有,但不要期望安息日早餐同样丰盛,因为安息日的缘故,员工不会翻热牛奶、烤焗面包、煎蛋等,食物都是在安息日前备妥的,所以隔夜之后又怎能有热气沸腾的食物供应呢!

3、不可把非酒店食品带进酒店,中国人喜欢自备酸菜、豆干、辣椒等佐膳,若团友把这些食物带入餐厅,员工会将餐具扔掉,因为他们认为已被不洁净食物污染了,当然这也要视乎酒店的严谨程度;这可以从酒店中的传统犹太人入住率来判断。阿拉伯酒店则没有这限制。

、以色列很多酒店都可以将食物携离餐厅,我们只需要说出理由,例如生病便可以了。有一次,服务生还替我用餐盒打包食物呢。这服务在其他国家不常见,因为很大可能是顾客不诚实而滥用了这服务。所以,为了继续能够在以色列享用这服务,不要滥用酒店的爱心啊!有一酒店因为太多人带一些食物离开,以作午餐,被酒店发现,最后就定下规矩。

5、不可携带背囊进入以色列博物馆和大屠杀博物馆,要存放在免费储藏室。另外,室内不能拍照,但有些地方在不用闪光灯下是可以拍照的。

6、在教堂要脱去帽子,在犹太教的地方,例如会堂、哭墙、大卫墓则要戴上帽子,也可以戴上他们预备的小圆帽(Kippa);这些地方是需要男女分区参观的。在参观大卫墓的房间时,我告诉团友最里面是女的,外面是男的,但很多团友因而误会了,他们的反应是:我不需要去洗水间。

7、不要随意触摸传统犹太人的孩子,也不要给他们食物,除非征得他们父母的同意。听说有人将从国内带来的食物给当地孩子吃,结果孩子给食物噎着,医院救治。

8、不要期望行程可以预期进行,要有弹性调节的心理准备,因为随时随地都可能有意外。其中包括堵车,恐怖袭击。另外,也会因为外国官员到访而封路,一般来说,当局只会在封路前一两天才公布详情。若遇上全城活动如马拉松、单车比赛、同性恋巡游、国庆巡游、基督徒每年举办的锡安大道巡游、节期、安息日等,很多地方都会关门,封路。在赎罪日,汽车更不可以在路上行驶,所以租车人士要特别留意,游客只可以留在酒店或附近走走,或者到伯利恒、耶利哥等西岸游览。

2.3洗手间

犹太人不相信这世界有免费午餐,例如你作东邀请犹太人吃饭,他们认为你一定有企图;但有一件事他们很大方

——让大众免费使用洗手间。在耶路撒冷老城区的犹太人区有两个免费公众洗手间,在哭墙的洗手间也是免费的。

在加利利湖一带,很多教堂的洗手间都要收费,美其名

是捐献,约一美元两位。有些洗手间更有专人看守收取奉献,游客若使用那些没有专人看守的洗手间则要自律。参观耶路撒冷的教堂有些需要购买门票,但美其名叫捐献,那么使用洗手间时就不用再付费。一般来说,国家公园、博物馆和餐厅的洗手间是不用付费的,因为已包含在门票内。有些景点没有洗手间,特别是尼革夫旷野,所以需要使用「大自然洗手间」,游客要有心理准备啊。顺带一提,中央长途巴士站的洗手间一般是投币收费的,游客要预备一新谢克尔(NewShekel),一美元大约兑换3.5至3.6新谢克尔,即圣经中的舍客勒。有些地区设有免费洗手间,不过大多比较脏乱。

我喜欢洗手间的收费制度,因为若每一个景点都有免费洗手间,团友有没有需要都会使用,那么观景的时间必然减少。我曾问团友他们平日需要上多少次厕所,有说大半天也没有去一次,不过旅游期间可能担心随时有需要而找不着洗手间,所以使用得较为频繁。

备注:中文《圣经》翻译为舍客勒(Shekel???),是圣经时代采用的基本的重量单位,也是钱的价值,多用来指银子或金子的重量;今天成为以色列货币单位名称。

小插曲

有一次,我领团友到耶路撒冷的主哭耶京堂参观,期间我遭那里的园丁逮住,他说我的团友使用洗手间却没捐献,我唯有自掏腰包给他五美元。又有一次我又被他逮住,我向他说我已经告诉团友捐献,那些不捐献的不是我的团友啊,结果得以解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gs/53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