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认识“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2个字,会写“形状、狐狸”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重点)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三、词语听写
词语表:形状狐狸担心丁零失望背包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继续饭菜排骨抬头麻烦
拓展:山腰
四、词语造句
丁零:丁零的钟声如同悠扬的歌声,唤醒了整个村庄。
失望:失望就像黑夜的降临,让人感到无助与孤独。
津津有味:小陈的厨艺很好,即使只用简单的材料,也能作出津津有味的好菜。
香喷喷:新煮的咖啡散发出香喷喷的味道。
五、作者简介
个人简历:顾鹰,儿童文学作家,幼儿园教师。
文学成就:作品多次入选各出版社的年选,获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作品散见于《儿童文学》《东方少年》《幼儿故事大王》《童话王国》《小青蛙》等杂志,出版《森林化妆师》《站住,兔子》等绘本。
七、背景资料
年,当时还是幼儿园老师的顾鹰看到孩子们常常不想吃饭,于是创作了这么一篇童话故事-《我变成了一棵树》。小朋友英英因不爱吃饭,幻想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面对孩子的任性,英英妈妈循循善诱,以美食慢慢赢回孩子的心。顾鹰说:“我希望我的笔触能与孩子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帮助他们坚强、独立地去面对、解决生活中被大人忽略的一些问题。”
八、课文问题
◎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我觉得这段想象很有意思。作者把普通的鸟窝与几何图形联系起来,把鸟窝想象成各种形状,这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想象,丰富而奇妙。
“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我觉得这段想象很有意思。“我”弯下腰让不能上树的小动物们轻松住进鸟窝,想象贴近生活,符合我们儿童的特点,充满童趣。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我觉得这段想象很有意思。妈妈居然能来到鸟窝,还把“我”平时爱吃的东西分给小动物,作者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奇特而美好。
如果我会变,我要变成神笔马良。我拿起神笔画一条神龙,骑着神龙来到了沙漠。在那画一个强效吸尘器,对着沙漠,说声“吸”,这些沙子全部被吸进强效吸尘器里。然后画上绿草、大树、小河、蓝天……什么?环境好,可是太冷清?别着急我还会画上地上跑的小动物,天上飞的鸟儿。再画上房子、游乐园、电影院……怎么?你想来住?欢迎啊!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我想变成一只青蛙,在草丛里和蟋蟀、萤火虫一起开演唱会,在池塘里和小鱼、小虾做游戏。可是只有活动的东西我才看得见,这给我带来了一些麻烦。
如果我也会变,我希望变成一条会飞的鱼。我可以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在荷叶间穿梭,与青蛙共舞。我还可以像鸟儿一样飞行,飞到树枝上鸣叫,用美妙的声音为小孩子伴奏,和小鸟一起嬉戏。
九、课文理解
?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就写妈妈喊英英吃饭的声音?
作者运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妈妈只想让英英赶紧吃饭,英英只想好好玩儿,为下文英英想变成树做铺垫。
?“我”为什么想要变成一棵树?
因为“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不想吃饭,妈妈却叫“我”吃饭,如果“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话,就没人打扰了。
?第2自然段“一点儿都不想吃饭”中的“一点儿都”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一点儿都”形容“我”不想吃饭的程度之深,去掉后则无法体现出“我”对回家吃饭的抵触心情。
?“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1)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
(2)鸟窝里住满了小动物。
(3)妈妈也住进鸟窝,把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他们吃得津津有味。
(4)“我”馋得直流口水。
?句子解析,第7自然段: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我”让所有的小动物都住在树上,说明“我”喜欢小动物,很有爱心的孩子。
?思考:为什么“我”会有点“高兴”,又有些“失望”?
“高兴”是因为“我”变成了一棵树,居然连妈妈都没有认出来,说明“我”魔法很高“我”很得意。
“失望”是因为那么爱“我”的妈妈连自己的孩子都认不出,“我”有些难过,这时“我”的心情由全部的兴奋变成了一半高兴一半失望。
?为什么我会想念家里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
因为我看见妈妈把好东西分给小动物们,还和它们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而我早已经肚子饿得咕咕叫,所以想吃家里香喷喷的饭菜,尤其是自己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小动物们猜测水滴是哪来的这一部分?可以删掉不写吗?
这一部分不能删掉,写小动物们猜测水滴是下雨了、牛奶打翻了、虫子撒的尿、大树的眼泪,可就偏偏猜不到这是大树看到好吃的流出的口水。自然而然地引出英英“变成了树真麻烦”这一想法。
?作者怎样描绘出“我”馋得直流口水的场景?
作者没有直接写“我”馋得流口水,而是先由小狐狸用“下雨了”表明有水滴落;马上又用“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来说明并非下雨,引起读者思考;然后用小鳄鱼、小松鼠、小白兔的猜测来一步一步地勾起读者的好奇心;最后由“我”揭晓答案“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含蓄地点明了“我”馋得直流口水。
?妈妈没有认出“我”来,“我”是什么心情?
妈妈没有认出“我”来,“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这里表现了“我”既渴望摆脱妈妈的束缚又渴望得到妈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sc/13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