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一本滞销书”第八期,我们要推荐给大家的,是一本广受好评的儿童绘本。这本讨论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绘本,获得了年挪威国家设计奖儿童图书组金奖,却在国内市场遭到了冷遇。本文作者也借此抛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在问“这本书对孩子有什么用”之前,为什么不先问一问:“这是一本好书吗?”
“一家一本滞销书”是新京报书评周刊与郎园联合举办的北京秋季图书市集特别栏目。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蒙尘的好书,被更多人看见。
新京报书评周刊×首创郎园
北京秋季图书市集特别专栏
#6
《地道》
类型绘本
点击书封可购买
作者:[挪]赫格·西丽著
玛丽·康斯塔·约翰森绘
译者:余韬洁
版本:阿卡狄亚童书馆/上海文化出版社
年9月
严肃主题的绘本注定是“票房毒药”?
撰文
红头发的艾米丽(《地道》责任编辑)
编辑
李永博;青青子
校对
卢茜
01
满足了我对北欧绘本的所有想象
《地道》的故事要从年的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讲起。那一年,风格清新、遗世独立的北欧展台成为会场的一大亮点。
《地道》在年CCBF上展出。
一本绿色封面的绘本引起了我的注意。封面中央一白一棕两只兔子,非常跳脱可爱,很多童书编辑甚至小朋友都在展架前面围观、翻看。
挪威出版人一脸自豪地等待着中国编辑询问他关于这本书的情况……我一个箭步冲上去,干净利落地拿下了这本书的中文简体版版权——这当然是想象而已……实情是软磨硬泡小半年,合同才最终签下来。
小朋友恳求挪威编辑为她讲《地道》。
这本书满足了我对北欧绘本的所有幻想:除了感人至深的故事、精炼诗意的文字、极简唯美的画风,还有深刻多元的主题。我愿意称这样的绘本为艺术品。
书名《地道》点出了绘本的核心内容:因为想吃到公路对面一口鲜美可口的青草,两只小兔子决定在公路另一边一起挖一条地道……他俩在一起,不停地挖呀挖,不停地刨呀刨。一路上,经过了鼠窝,蚯蚓的洞洞。地面上,是人类的城市,有飞驰的汽车,有人类的宠物狗嗅来嗅去。他俩在一起,不停地挖,一边聊天,一边回忆。
为什么一定要挖地道呢?从两只小兔子的对话中,我们才知道之前小猫、小狐狸、小松鼠都在穿越公路的时候被人类的车撞死了。
最打动我的是这幅跨页,两只小兔子望着他们面前巨大的公路上车来车往,散发着强烈的隐喻:
故事的结尾不是一个happyending。直到最后,两只小兔子依然在挖地道,前面是无尽的巨大的黑暗,是的,就连一开始的那些光亮都消失了。让人不禁感到绝望:“地道究竟能挖通吗?万一挖错了方向……”
选题会上,赞美之余,同事也提出各自的担忧:这种绘本会不会有点儿冷?我们应该怎样给《地道》做市场定位呢?就是说,现在家长给孩子买绘本都会问一句:“这本书有什么用呢?能教会孩子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回答?后来的市场反应也证明了同事的担忧不无道理。
02
怀疑自己捡到了宝?
自从这本书签下之后,获奖的好消息不断地从挪威出版社那里传来……
年年中,挪威出版人告诉我,《地道》成功突围,拿到挪威国家设计奖儿童图书组金奖(WinnerofGOLDinVisuelt)。
WinnerofGOLDinVisuelt奖杯。
我们合力把颁奖词翻译成中文:
“文字凝练、明晰;插画雅致、有力而又富有激情。文字和插画相互映衬,创造出了诗意的深度。全书在统一的风格下,每一幅画面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色彩和色块的使用十分出类拔萃。这本书令我们叹为观止!”
没过多久,热情洋溢的挪威出版人又发了一封邮件说《地道》已经入围挪威“最美的书”WinnerofDiploma。此刻,我和同事们信心满满,有两座大奖加持的绘本对家长来说应该有说服力了!
03
偶遇宝藏译者
年的夏天,找译者、审稿、排版、准备营销材料、选纸、付印等一整套程序徐徐展开……
要知道,挪威语这种超级小语种的译者也是稀缺资源。碰巧,在一次挪威驻华大使馆组织的挪威文学翻译研讨会上,我有幸结识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挪威语教研室主任余韬洁老师。余老师的译笔干净冷冽,与原文的文风高度吻合。我不禁又窃喜一番,感觉这本书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审稿的过程中,我与余老师一起逐字逐句反复抠、反复改,定稿之前我和同事们还组织了一场“围读会”,凡是让“耳朵”感觉不舒服的地方,都尽力“矫正过来”。最后,我几乎要大喊出来:《地道》分明就是一首诗!
一路上,他们经过了鼠窝,还有蚯蚓们的洞洞。也路过小甲虫们,把他们的一条条小路给毁了。还经过一只蜘蛛,他们都没有听到他。他们才不管这些。他们听听,又挖挖;听听,又挖挖。
04
挖地道一般的印前准备
有一天,挪威出版人告诉我:这本书的版权卖到了韩国和法国!而法文版很快就面世了。
法国人以文艺理论见长,我马上搜集到了不少的专业书评。这里摘取一则来自法国出版杂志《图书周刊》(LivresHebdo)童书专栏记者法比安娜·雅各女士:“这是一则充满哲理性和诗意的寓言故事:两只如‘哲学家’般思考的兔子,开始无止境地挖掘地道。这则故事看似十分简单,实际上是讨论了生命、死亡和爱等严肃主题,它对小读者的影响会远远超出预期。这本书的插图尤其出色,用色精美,简洁但充满力量,进一步提升了文字和对话的感染力。绘本所传达出的智慧和淡淡伤感,将长久地留在读者的眼中和脑海里。挪威将会孕育出更多如明珠般夺目的童书吗?”
法国记者对《地道》的肯定让我信心倍增!这些她看到的“点”也被我写进了《地道》的营销材料里。
但是,我们的营销准备工作并没有止步于此。我继续给挪威出版人写邮件,请求他帮助联系《地道》的文字作者和插画师,接受我的邮件采访。没想到作者很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还邀请了译者余韬洁老师写了一篇从翻译角度出发的导读,和两位作者的采访一起,设计成一本导读手册。
《地道》中文版成品。
为了还原原书的优雅感和高级感,负责印制的同事比对了好几种胶版纸。最终敲定了一种高档环保特种纸。我们还利用边角料制作了一套周边,包括一个地道迷宫游戏、一个折纸手偶和一个涂色游戏。
折纸手偶。
05
并不被电商和童书推广人看好
此刻,我们都觉得“《地道》已经万事俱备了!”,直到面对电商介绍新品的那一刻:
在我滔滔不绝地讲完《地道》后,电商负责人脸上并没有浮现出我所期待的惊喜:“印象中类似的绘本似乎没有卖得特别好的……”对话差不多就进行到这里了。总之,这本书并没有获得电商的重点扶持。
我把《地道》的PDF发给了国内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童书推广人,收到的回复是:“书很好,但我找不到很好的切入点来吸引家长买这本书,抱歉……”
尽管我们的美编制作了非常精美的详情页,还拍摄出各种有创意的实拍。但在童书新品浩如烟海的电商网站上,没有被特意捡起来的《地道》,就像一滴水融入了海洋……上架后的第一年,仅仅卖出了一千多册,到了第二年,这个数字掉到了以内。显然:《地道》的销售旺盛期已经结束了。
年,又是一年的CCBF。插画师玛丽·康斯塔·约翰森接到组委会的邀请作为驻地艺术家来到了上海。借此机会,我们举办一场《地道》的读者见面会。玛丽热情地分享了她创作中的点点滴滴,还在现场支起画架一笔一笔再现了《地道》中的两个小兔子。现场反应热烈,小朋友都瞪圆了眼睛……有些家长还被故事感动得悄悄抹泪。
在最后的签售环节,现场的《地道》被一抢而空。原来,小朋友和家长并非对《地道》不感冒。只不过,这样的绘本很难到达他们的选书视野,或者说,在电商秉持的“我们只卖最好卖的书”的思维统治下,大量的优质绘本被淹没了。
06
严肃主题的绘本注定是“票房毒药”?
《地道》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我曾努力“提炼”出这本书的卖点,就是那些所谓“直击家长痛点”的关键词。但在阅读了大量的书评和作者的采访回复后,在对文本和插画反复琢磨后,我对“寻找痛点、对症下药”这种惯常的营销思路感到更加束手无策。那么,我试图归纳出这本书的主题:
1.从动物的视角出发,通过两只兔子的对话,直接指向人类对大自然平衡的破坏,唤起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2.人类现代化的城市和密集的交通网对于动物们造成的恐惧和压迫。3.揭示野生动物被“路杀”的问题,警醒人们在修建道路的同时需要考虑到对当地动物的影响。4.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两只兔子展示了默契、爱和感人的互助精神。5.要达成一个目标,是选择简单、迅速又危险的方法(比如跑过公路)还是艰难、缓慢但又不冒险的途径(比如挖地道)?6.生活,仿佛也是一条需要不断挖掘却看不到尽头的地道……
总之,实在无法用一两个词汇或者简单的一句话概括整本书。但是如果换一个思路,一本包含多元复杂主题的绘本不是恰恰证明了它属于特别的一类,我愿称之为“绘本中的严肃文学”。
如果你翻翻各大电商平台的童书畅销榜,就会发现我们给孩子看的书要么是实用的科普(因为这些是对课内知识的补充),要么是搞笑的故事绘本(因为这些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也是“有用的”),而有人文方面思考的“严肃绘本”极少。
绘本不是药方,家长无需“对症下药”,与其在买书前问“这本书对孩子有什么用?”不如先问:“这是一本好书吗?”
点击书封可购买
滞销书栏目联合主办
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
首创郎园
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
新京报书评周刊全力打造的活动品牌,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zz/1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