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青春痘医院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121727.html风口财经记者谭风敏
频繁暴雷、亏损连连、监管点名,年因为疫情防控展露头角的在线教育,后续日子其实并不好过。但是在资本市场上,在线教育品牌的吸金能力却不容小觑。
近日,风口财经独家获悉,“AI+教育”独角兽企业上海乂学教育(旗下“松鼠AI”)即将启动上市辅导程序,预计最早于今年5月份开启。3月23日,“艾上AI”(原“艾宾浩斯智能英语”)也传出获得近亿元融资的消息,将在线教育的前景再次推向人工智能。
那么,人工智能究竟如何赋能在线教育,“AI+教育”的盈利模式又有何独特之处?
亏损却吸金
“在线教育不盈利是业内公认的事实,但是巨头们仍在不断‘砸钱’,没钱了就融资。”一位知名在线教育品牌区域负责人August向风口财经透露。有趣的是,高途课堂母公司跟谁学于年实现净利润2.27亿元,遂在此后一年内被做空机构连续狙击15次,并被指控财务造假。
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来看,在线教育三巨头——新东方在线、好未来和跟谁学均未能实现盈利。财报显示,年前三季度,学而思网校母公司好未来营业收入31.33亿元,营业利润-1.41亿元;截至年11月30日的6个月内,新东方在线总营收约6.77亿元,同比增长19.2%,期内亏损却高达6.74亿元;跟谁学年年度非GAAP净亏损约高达11.54亿元。
纵然是这种“不赚钱”的买卖,巨头们仍乐此不疲。财报显示,年,新东方在线6月—11月研发投入达到2.34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81.6%。跟谁学全年研发投入达到7.34亿元。更有甚者,字节跳动副总裁、教育业务负责人陈林曾说:“未来三年,我们每一年都是巨额的投入,甚至第三年,我们都没有盈利预期。”而在资本圈,在线教育同样炙手可热。年,在线教育融资事件数量共件,融资总金额达.3亿元,达到年以来的最大值。
罕有盈利的在线教育,却挡不住参与者的真爱!“AI+教育”会带来行业曙光?
既然是不盈利的赛道,巨头们为何还要不计成本地“砸钱”呢?August认为,在线教育机构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资金投入绝不仅仅是为了去用人力争夺学生、用广告去打开知名度,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还是要依靠技术研发。掌握技术壁垒的在线教育机构,自然就能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集中到自己手中。“这是一个持久战,战争打赢之前,要做好投入一直大于收益的准备。”August表示。
经过资本大浪淘沙后的在线教育,渐渐找到了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年松鼠AI获得1.2亿元天使轮融资之后,年又获得10元的A轮融资;年,翼欧教育完成2.65亿美元C轮融资;年3月23日,艾上AI获得近亿元Pre-A轮融资……
弯道超车靠“AI+教育”?
“目前来看,技术壁垒要靠‘AI+教育’铸造。”August表示。
人工智能为行业赋能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是真正在教育领域得到企业追捧却是从年开始。年9月19日,教育部指出,“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在线教育机构深度合作,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手段,大力发展智能化、交互式在线教育模式,增强在线教育体验感。”从而开启了互联网企业布局“AI+教育”的闸门。
但是关于“AI+教育”的研究,早在年就开始了。年,乂学教育(即“松鼠AI”)成立并专注AI赋能教育的研究;同年,艾上AI研究院成立;年,新东方成立AI研究院,为AI赋能教育提供解决方案;年,好未来发布AI开放平台。但对于家长而言,“AI+教育”依然神秘。
“做了5年的‘AI+教育’,前四年很多来咨询的家长都认为我这里是教机器人的。”松鼠AI青岛总负责人董峰笑称。
其实,“AI+教育”的神秘感来源于它的具体应用场景。实际上,AI系统会将知识点细分之后按照一定逻辑搭建知识架构,就像树状图一样。学生第一次使用系统时,系统会安排知识漏洞检测,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和要学习的内容选取知识架构中的关键节点对学生测试,并根据测试反馈出的问题知识点再进行溯源,从而高效精准抓住知识漏洞,并推送名师打造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视频、练习题来查缺补漏。
(学生在利用AI系统学习)
看似简单的基础逻辑背后,需要依靠大量的算法设计和持续更新来支撑。“人工智能的特点是自我学习,大数据基础和经验积累决定了AI升级的天花板,所以‘AI+教育’模式提早布局就能抢占先机。”董峰表示。
距离盈利还有多远?
“在线教育需要AI赋能,一是因为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二是因为可以摊薄成本,有充足的盈利空间。”董峰表示。
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课外辅导的市场需求中,一对一教学占首位。艾媒数据显示,从年中国学科辅导教育用户教学模式偏好调查数据来看,46%教育用户偏好一对一辅导模式,45.1%教育用户偏好小班课堂辅导模式,8%教育用户偏好大班课堂模式。
但是,需求大不代表能盈利。August告诉风口财经记者:“在线辅导机构做一对一辅导,带宽成本和人力成本都太高,大部分机构都会选择主推大班双师课堂而非一对一。”与此呼应的是,年,理优一对一被曝拖欠员工工资后跑路;年1月,猿辅导彻底关闭“1对1辅导业务”,专注大班课;年12月,专注“1对1”的学霸君传出破产消息……
在线一对一频频暴雷的原因是人力成本和获客成本过高。根据财报披露,截至年11月30日的6个月内,好未来运营支出达到20.亿美元,同比上涨37.1%;营销和销售费用为5.99亿美元,同比上涨43%。好未来表示,此番上涨是教师和销售人员薪酬上涨以及宣传推广活动增多所致。
而被AI赋能的在线教育,只需一人分配一个账号,就可以借助系统完成针对学生每个人的个性化教学。但是,家长对此仍有顾虑。
记者街头随机采访了十几位家长,有2/3的家长给出的顾虑是孩子自制力不强,线上无法保证学习质量。
董峰对此表示:“这就凸显OMO模式(即“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重要性了。在AI的辅助之下,真人教师可以同时为多个学生答疑,同时担当督促者。”
除了人力成本的降低,“AI+教育”的获客成本也得到大幅下降。普通的在线辅导为了吸引学生报课,常常放出9.9元低价试听课。August向风口财经透露:“实际上,一节千人试听的课程带宽成本和师资成本往往在试听课收入的10倍以上,如果学生续课率达不到50%,往往得不偿失。”部分机构为了保证续课率,就要求教师和销售人员对学生进行连番电话轰炸,拉拢学生续课,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反观AI赋能的在线教育,一个账号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终身记录,而这一特点也能有效提升用户忠诚度。
(应受访人要求,August为化名)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zz/1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