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同学们,请看多媒体,你们瞧,太阳公公缓缓升起来了,在跟大家打招呼“同学们好,你们认识我吗?”他在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他最喜欢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问太阳公公什么问题呢?你第一个举手,请你,你想问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啊?请你,你想问太阳公公,你有多大,有多热呀?你想问太阳公公你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呢?你想问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呢?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也很有价值,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太阳》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感知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生字词你们会读吗?我们一起来开火车读一遍吧,同学们读得声音洪亮,字音准确,看来这些词语难不倒大家。我们穿过生字的长廊来到文章的殿堂。请同学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开始吧。(画松鼠)同学们朗读的声音渐渐小了,你的手已经高高举起,请你,你说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漂亮、性格驯良、行为乖巧、生活习性干净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你概况得简洁明了,请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既然是说明文,就会用到一些说明方法,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知道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你说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是的,你记得很清楚。那么这篇文章里有没有这些说明方法呢?你的坐姿真端正,请你,嗯,你找的很准确,回答得也很完整,请坐。三、精读你们发现了吗?其实这篇课文用的说明方法并不多,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不是用了很多说明方法,那是什么呢?请你们阅读课后习题,这里有三句话是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然后找出课文中相近内容比较一下,读一读,思考这两种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开始吧。同学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一定是碰出了智慧的火花。1.刚才你们小组讨论得最激烈,请你们派代表来说吧。你说你发现描写松鼠外形的不同。你说《中国大百科全书》所介绍松鼠用了“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米厘米,体重-克”这些具体的数字,语言比较严谨、具体,而课文写“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用“清秀、闪闪发光、矫健”等这些形容词把松鼠当做小孩子来写。是的,就像写一个可爱的小孩子一样,这样表述给你怎样的感觉?你说比较生动(板书:生动)。很好,那么这里生动地写出了松鼠外形是怎样的?你说外形很漂亮,你很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请坐。(板书:漂亮)。多漂亮、多可爱的松鼠呀,请大家带着你们的体会再来读一读。2.第三小组已经跃跃欲试了,请你,你说你发现了描写松鼠搭窝的不同。“百科全书”写“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息,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语言也是比较严谨、具体,而课文是这样写的“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是的,请你看看这里用了哪些连接词?你说用了“先…再…然后…”很好,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觉?你说写出了松鼠搭窝的过程,条理清晰(板书:条理清晰)。是的,松鼠一步一步来搭建自己窝,文中说它的窝是怎样的?你说干净又暖和。说得真好,老师为你点赞,请坐。(板书:干净)3.第四小组终于忍不住分享了,请你,你说你发现了写松鼠生长的不同,“百科全书”写的是“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比较多。”用了具体的数字,也是写得比较严谨,而课文是这样写的“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这里用了“光光溜溜、干干净净”这些形容词,语言比较很活泼,写出了松鼠爱干净的特点。是的,布封的语言生动活泼,请坐。(板书:活泼)我听到最多的就是说布封用了很多形容词来描写松鼠,语言生动活泼、条理清楚。那我们来圈一圈,文中写小松鼠都用了哪些词语。请你,嗯,你找得很准确,老师也把这些词语打在了屏幕上,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清秀、闪闪发光、矫健、玲珑、漂亮、干净、舒适、光光溜溜、干干净净”。单看这些词语,我们真的觉得布封是在写人,把这些词语用在松鼠身上,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嗯,你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板书:喜爱)是的,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再来读一读课文,嗯,大家的感情溢于言表。四、总结作业同学们,作者布封他利用了40年写成了36卷《自然史》,他介绍大自然不仅准确、科学、而且自然、生动。这一点通过今天学习的《松鼠》这篇课文我们就更感受到了,我们把这样的文章称为“文艺性说明文”,(板书:文艺性说明文)所以,布封也是一位作家。课后,请同学们去阅读有关他的作品,再次感受这种“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24中公教育教资考试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高中语文教资教材历年真题试卷预测卷:教育知识与能力+综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zz/1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