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

遗忘之地的难忘日常三联中读


原文

旺达载于中读App

位于赤道附近的马廖盆地,被誉为婆罗洲的遗忘之地,庇护着婆罗洲残存的原始热带雨林,雨林中的野生动物,还有有关他们的一切。

每天清晨天微亮,太阳还没在森林中露脸,约莫五点多的时候,勤奋的婆罗洲长臂猿就醒了,在林冠上大呼小叫。婆罗洲长臂猿是婆罗洲特有种,长相单调,通体灰色,有明显的白色眉毛,在长臂猿中体型算偏小的。他们醒来差不多要先吼上一阵子,好像森林中的闹钟,真的还挺好奇有没有小动物早上被长臂猿吵醒。长臂猿是领域性很强的动物,和在森林中四处游荡的红毛猩猩不同,他们的活动范围比较固定,即使在日子不好过的时节和年份也不太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活动区域。所以他们总是在固定的几棵树上夜栖,想见上一面,只要找一个蒙蒙亮的清晨循着声音而去就可以看到他们在林冠的树杈上坐着,黑色的影子和清晨黑色的树枝融为一体,偶尔想挪个位置,就有机会看到他们精彩炫酷的艺术体操表演,哗啦一下跳下来,又哗啦一下荡过去。

团花树上流连忘返的婆罗洲长臂猿,团花是很多动物的大餐

欣赏完长臂猿的清晨重唱和杂技表演,慢慢踱回住处,就能看见门口的婆罗州须猪面无表情的看着你,好像在说喔你回来了。婆罗州须猪在没有人类的地方,就是纯天然条件下是杂食性,主要依赖壳斗科和龙脑香科的果实,但是由于这些植物会四年一周期的集体结果,婆罗州须猪便适应了这种吃上一大顿美食之后长期默默忍受饥荒的生活,当然他们也会吃些土壤中的无脊椎动物(蚯蚓和甲虫幼虫)和一些草本植物来补充营养。不过要是能傍上人类就可以得到较为稳定的吃食,总之有吃的生存的大问题就解决了。婆罗州须猪作为厨房三盗之一,是一个和人若即若离的动物,经常被保护站的垃圾吸引,每天站在宿舍门口一脸麻木的神情。婆罗洲兽类图鉴写婆罗州须猪作为当地部落主要的肉食来源已经有超过四万年的历史,图鉴里还说婆罗州须猪也会吃动物尸体,所以当地部落一般都不直接土葬,而是选择安放在悬崖峭壁或者是放置于尸骨瓮中。有的时候走在森林里也可以经常看到他们的形迹。其中一条环线有个大泥坑,大概是婆罗州须猪的澡堂,有几次路过大泥坑都听到了猪的哼哼声,有一次看到一只带着小猪的大猪,大猪发出了警告似的哼哧哈哧的气喘声,吓得我再不敢靠近。但是这个大泥坑好像很容易看到一些雉类,不知道这和婆罗州须猪有没有藕断丝连的关系,也许它们被猪刨出来的无脊椎动物所吸引吧,这个观点在婆罗洲兽类图鉴也被提到过,类似的还有地鹃,喜欢和猪厮混在一起,不过这些问题尚待考察。

婆罗州须猪只有雄性才有“英俊”的胡须

随着太阳缓缓升起,森林里的能见度也渐渐变高,清晨柔和而明亮的日光照在树干上,顺着光看去,只见一只可爱的婆罗洲倭松鼠在窜来窜去。这是一种小而萌的小型松鼠,有着一个和小身板差不多长的胖尾巴,体型略似树鼩但是它圆滚滚的脑袋让它至少从人类视角显得更加蠢萌一些。最有趣的是他平时静若瘫痪,动若癫痫的行为模式,不知道是否和它取食树干上的蚂蚁等小昆虫相关。

鸭蛋大小的婆罗洲倭松鼠

日光逐渐温暖明媚,不经意间,一个转角或者一个上坡,一只大鼷鹿和你不期而遇。它在上坡没看到我,继续悠闲地在地上枯枝落叶里捡它最喜欢的小果子吃,然后慢慢走到小溪边去喝水,我好奇地跟了上去结果在溪边对岸被发现,它看到我的时刻就瞬间静止不动,直勾勾盯着我看,纠结了三十秒决定我可能对它有威胁,快走了几步在附近的枯枝落叶里就藏匿起来不动。它纤细较小的体型,加之步伐轻盈以及身体颜色条纹与林间下层枯枝落叶较为相似,就近躲藏真是个良策,我足足花了1分钟才发现它藏身的地方,并发现它其实一直在暗处直勾勾盯着你,时刻观察你到底想干啥。这一点就显得格外乖巧文静,既不像水鹿,受到惊吓发出极其惨烈悲壮的凄厉尖叫,整的你都还没看见它,就被吓了一跳先,也不像黄麂,看到你之后吓得立刻窜到远处的林子里去了。

文静乖巧的大鼷鹿,依然是几种最小的有蹄类之一

叫声恐怖的水鹿

几次遇见猴群都是在午后,食蟹猴最为常见,但比我们之前任何地方遇到的都怕人。一次是遇到正在过马路的豚尾猴,一个首领一边指挥着猴群,一边凝视着不远处凝视着他们的我们,直到整个猴群都过了马路。还有一次是树上的表情生来忧伤的红叶猴,也是很远处首领就发现了我们一边冲我们大声吼叫并怒盯我们,一边淡定目送猴群跳往远处的树上。相比之下不知道为什么沙巴叶猴就不是这个模式,一见到人就集体逃走没有看见首领,最后跑走的也是柔弱的母猴抱着她的娃。总之,我们和猴相遇的所有经历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非常怕人,至少作为一个同为灵长类的人类,这不是一种很愉悦的体验。

猕猴属的犬齿都很发达,豚尾猴也不例外,景区里的猴子千万别瞎喂

习性迥异的红叶猴和沙巴叶猴,能拍下照片的都是猴群的最后一只

黄昏时分,据同在这里进行研究的蚂蚁的博士后说,是遇见动物的好时候,她在黄昏跑步的时候,曾在树林里撞见过侏儒象和马来熊。当然撞见侏儒象还是比较危险的,大象在森林中恐怕是唯一对人类毫无惧怕的动物,在林中近距离遇到大象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他们将会非常愤怒,如果你不退让他们很有可能会主动攻击。所以在遇到大象就一点,大象拥有道路的优先使用权,永远让大象先走!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此行我们又没看到大象。

随着夜幕的降临,那些白天活动的动物们纷粉准备日落而息,同时一大波哺乳动物开始上班,一篇全球哺乳动物活动时间分析指出全球约70%的哺乳动物是夜行性的。最先能被看到开始上夜班的就是水鹿,从黄昏时分开始他们就成群的出现在草地,低头啃食,如果在夜晚路过森林边缘的草地,很容易发现他们的踪迹。有一天运气非常好,我们原本在栈道上观察一只很近的马来渔鸮,结果马来渔鸮飞下去抓东西吃,我们往下看却找不到了它的踪影,却默默走出来一只椰子狸,椰子狸走到前面的灌丛不见了,结果又从同一片灌丛溜出来一只马来灵猫,好像变魔术一样精彩万分。最后出来的马来灵猫是马来西亚最常见的灵猫,又大又不怕人。有天旺达在科研中心蹭网,忽然感觉到平日他最喜欢的厨房小猫来到他身边,他转身准备伸手去撸,结果吓了一跳因为发现那其实是马来灵猫。。。差不多就是不怕人到这个程度吧。

左图是马廖盆地里唯一的一只能走出家门的家猫,右图才是两种灵猫,上边椰子狸,下边马来灵猫

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我们走在黑乎乎的林子里去碰运气偶遇小动物,没有月亮的野外林间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晚上找动物的方式一般是用手电筒照,如果看到眼睛反光那么就是有小动物。林间从树上不时传来呜~,呜~的较为短促的声音,沿着树干向上找,一只鼯猴正趴在树干上往下看你,他的体色和树干颜色简直一模一样。他们像鼯鼠一样是可以在林间滑翔。虽然他中文名叫马来鼯猴,但是他属于皮翼目,亲缘关系实际更接近于树鼩,这个目一共只有两个属,一个是鼯猴属,分布在菲律宾南部,一个是斑鼯猴属,较为广泛分布在东南亚,每个属只有一种,这次看到的是斑鼯猴属下的马来鼯猴。由于之前见过菲律宾的鼯猴,所以一个不小心,我们有幸看全了一个目,不容易!不远处的枝干上,一只可爱的冕蹄蝠正在倒挂着等食吃,这种蝙蝠是等候性觅食,有点像鸟类里面的鹟,等小虫子飞过来就一口吃掉。

要是运气再好一点,在林子里夜巡的时候可以看到高级的猫科动物,比如云猫和豹猫,我们只看到了一次类似猫状物,可惜没看清是什么。另外就是来翻垃圾桶的马来熊(见旧文他的名字叫马里奥——记一次亲身经历的人熊冲突)。运气超级无敌巨爆好,也许你能看到马来穿山甲,不过这可能性太低了,因为即使是在马廖盆地附近,受到穿山甲贸易影响,盗猎穿山甲也非常严重,所以可能性极低。走到深夜我们回去困觉了,然而这时候还有更多的哺乳动物才刚刚开始属于他们的一天,但是和日行性的我们就无缘相遇了。

此行的马来鼯猴和之前薄荷岛的菲律宾鼯猴(旧文1/归去来兮薄荷岛)

像猪的冕蹄蝠

如果你住在马廖盆地,你会觉得以上的所有日常都不过是平凡的一天中稀松平常的小事,然而当离别的巴士带着你一点点开出走出马廖盆地,随着消失的生机勃勃而庞大的古老森林的气息,映入眼帘的是无限刺眼的被一点点砍伐的树林,被耳边呼啸而过的躺着巨大树木的卡车缓缓带去远方“文明“熙攘的世界。于此同时,你再听不到那些平常又吵又闹的长臂猿和犀鸟,也难觅昔日熟悉的胡须猪和小鼷鹿的身影,才逐渐意识到属于马廖盆地的日常,之于现时这广大的人类世界,竟是是那样特殊而珍贵。也许时光倒流上几百几千年,这样的日常在广阔的尚未被人类改变的地方,的确是稀松平常的面貌,是啼不住的猿声和鸟鸣伴随着每一天的日出日落,是森林中四处不间断的虫鸣以及各式各样生灵四处奔忙的身影,虽然杀戮和死亡也是这其中的一部分,甚至难以预测的极端天气和气候灾难也偶尔让这日常停息,但是不久之后一切又以新的面貌重新达到平衡和生机,在我们以不计后果和掠夺式的将其中的丰茂消耗殆尽之前。如果这世上有重回过去的方式,那么重新去探索和漫步那些最原始的自然之地是一个可能的选择,给我们一个重新回头审视过去的机会,看看地球曾经的样子,和我们曾经的动物朋友邂逅和重逢,也想想我们在其中的责任,和以后如何重新审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如果你还没有机会这样做,那现在开始也不算太晚,但是也别等待太久,因为文中的物种也正在慢慢离我们而去:

婆罗洲长臂猿,濒危,主要分布在婆罗洲,在过去的45年,种群数量下降了50%,主要受到因棕榈,橡胶种植等人为干扰导致的栖息地破碎化影响,也受到狩猎和野生动物贸易的威胁。

婆罗洲须猪,易危,本文介绍的属于婆罗洲亚种主要分布于马来半岛和婆罗洲,仅在过去的21年,胡须猪种群数量就下降超过30%。胡须猪面临的威胁除了长久以来被当地人捕食,也面临来自因农业用地,大面积棕榈橡胶种植的栖息地丧失的巨大威胁,自-,位于马来半岛的婆罗洲胡须猪种群范围就缩小了91%。

婆罗洲倭松鼠,数据缺乏,主要分布在婆罗洲,面临低地栖息地丧失的威胁,但是具体受胁程度尚待研究。

豚尾猴,易危,主要分布于汶莱,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在大多数分布地区面临严重的因棕榈种植和农业用地扩大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威胁。

沙巴叶猴,易危,主要分布于婆罗洲北部,虽然可能受到栖息地干扰影响不大,但是由于受到盗猎的威胁,种群数量近年来显著下降。

水鹿,易危,虽然他们在丹浓谷和马廖盆地的及常见程度让我们以为他们应该是很容易见到的物种,然而IUCN报告指出在马来西亚,这样的情况在这两个保护地之外的地区并不普遍。并且马来西亚的水鹿种群近年来由于栖息地丧失和捕猎压力呈现普遍下降趋势。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zz/131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