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松鼠 > 松鼠的繁衍 > 鱼鹰社二战苏联游击队
当前位置: 松鼠 > 松鼠的繁衍 > 鱼鹰社二战苏联游击队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Warrior系列第号:苏联游击队员(-44)-SovietPartisan-。原作者NikCornish,绘图AndreiKarachtchoukd。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A:苏联的武器
游击队大量使用苏联的装备这一点是无须解释的,游击队员们对它们很熟悉,即便是简陋的作坊也可以方便地对它们进行维护。
1a-1b:标准制式的7.62毫米口径莫辛-纳甘步枪。“1a”配有帆布/织物材质的背带和额外的一只3.5倍PU型瞄准镜。
1c:托卡列夫SVT-40型自动步枪。
1d:7.62毫米口径莫辛-纳甘卡宾枪。
2a:PPD-40型冲锋枪。
2b:安装35发装弹鼓(原文如此)的PPSh-41型冲锋枪。
2c:装“香蕉型”弹夹的PPD-43型冲锋枪。
3a:7.62毫米口径DT型反坦克机枪。因为不是设计来装载在车辆上的,所以它带有可拆卸的两脚架。枪托上的棘齿可以调节枪托的长度。另外,弹夹装弹为60发。
3b:两脚架处于折叠状态的7.62毫米口径DP型“留声机”机枪。
4a:用来装“留声机”机枪的弹鼓的冲压成型金属弹药箱。
4b:装PPSh和PPD型冲锋枪弹匣的帆布弹匣包。它的两个套环可以穿在腰带上。
5a:M型托卡列夫手枪。它拥有一系列型号,互相之间区别很小。它的手枪套位于左侧。
5b:M式纳甘左轮手枪和左侧的手枪套。
6a:SVT50型步枪所使用的刺刀及其刀鞘。
6b:猎刀及其带装饰的刀鞘。
6c:带皮刀鞘的猎刀。
7a:RPG-40型反坦克手榴弹
7b:带“破片套”的RGD-33型爆破手榴弹。
7c:F1型破片手榴弹。
8a:红军的弹药包。
8b:SVT-40型步枪的弹药包。
本图中心位置人物是一名前战俘,他戴红军的所谓“飞行员”船型帽,穿红军的衬衫、平民夹克以及德国人的M式骑马马裤,马裤的裤裆有皮革加厚层。装备了一支PPSh-41型冲锋枪的这名游击队员属于科帕克(Kovpak,二战时苏联的游击队领导人名,译者注)的一支部队。游击队奖章从年开始授予并分为一级和二级两级。二级是铜质带蓝色的条纹,一级是银质带红色的条纹。
B:轴心国的武器
缴获的武器在游击队的军火库中占有很大比例。
1:这是一系列自己制作的腰带扣,它们上面装饰了供新主人使用的红星徽章。
2:德国的MG34型机枪。这是一种娇贵的武器,相比“留声机”机枪要重两倍。它的设计标准很高,所以很难维护。当遇到灰尘、湿气或污渍的时候也会造成堵塞,因此需要精通这种枪特性的人员来保障它的使用。
3:采用30发装弹匣的捷克造7.92毫米口径ZB-30型轻机枪。这种武器被德国安全部队和二线部队广泛使用。
4:这是另一种德国武器——古老的从年开始出现的MG08/15型机枪以及下方它的弹箱。游击队员们从德国安全部队手中大量缴获这种武器。这种弹链供弹的水冷机枪重18公斤,相比“留声机”机枪它更重更笨拙。
5a:MP40型冲锋枪的弹匣包。
5b:MP34型冲锋枪的皮制弹匣包。打开的弹匣固定在枪的左侧,每支弹匣装32颗子弹。
5c:装MP40型机枪的帆布弹匣包。
6:被德国警察和安全部队广泛装备的瑞士/奥地利制造的斯塔尔-索洛图恩MP34型冲锋枪。
7:带可折叠枪托的德国MP40型冲锋枪。作为一种高价值的战利品,这种武器轻便高效易于操纵。
8:采用木制枪托的MP41型冲锋枪。它们装备给了党卫队和警察部队。
9a:带木制枪托/手枪套的毛瑟C96型手枪。这种高价值的武器拥有多种不同的型号。
9b:作为德国标准手枪武器的鲁格PO8型手枪。使用8发装弹匣的这种武器精准可靠。
9c:使用7.65毫米口径子弹的瓦泽尔PP(意为“警察手枪”)型手枪的握把中嵌入了8发装弹匣。
9d:另一种瓦泽尔手枪,也就是P38型半自动手枪,设计它的目的是用来取代价格较为昂贵的鲁格手枪。
10a:鲁格手枪的手枪套。
10b:另一种鲁格手枪手枪套。
10c:瓦泽尔P38型手枪的手枪套。
10d:瓦泽尔PP型手枪的手枪套。
本图还展示着完全装备缴获物品的游击队员人物形象。他手持一支M型98k步枪。腰带上别着德国的M式手榴弹,腰带上固定的弹药包和胸前挂的6x30倍双筒望远镜也都是德国的标准制式装备。游击队员的服装是费多洛夫(A.F.Fedorov,二战苏联游击队领导人之一,译者注)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乡下地区为部队所征募的士兵们通常会穿的服装。
C:通信器材
游击队运动在最初的几个月中通信系统的效力严重受限,而缺少操作人员和技术支持让这一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往往只要一个部件坏了,整个无线电台就无法使用。而且此时也没有任何中枢联络机构可以进行直接或转接通信。游击队运动中央总部最初的任务之一就是设法与数十个不同的部队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络。同时他们建立了一所无线电报务员培训学校,学校的大多数毕业生都被派去游击队从事电台操作工作。这些毕业生中的第一批成员是通过了部分训练并经由“国防,飞机和化学建设援助协会”(OSOAVIAKhIM)组织的共青团员。他们的最初课程始于年2月。
1:这是“北方”型标准制式电台。它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生产,最初被称为欧米茄型。电台后面的帆布包里装着BA-80型电池。这套粗犷的设备连电池和电台在内重达14公斤,通信距离为公里。这种电台因为最初是为北方战线的军队设计而得名,然而它相对较短的通讯距离使它不适用于像乌克兰这样的广大战场上。
2:在乌克兰的部队会使用这种RPO-4型无线电台,原因是它们的通讯距离更长。RPO意为“游击队用电台”,但这种人工动力电台在操作过程中噪音非常大。
3:这种“松鼠”无线电台是一套娇贵的装备。
4:这种RBM-1型无线电台非常罕见。电台包括电池在内重量为11.5公斤。年开始推出的这种电台不到一年就被替换掉了。当然这种情况在那些有台无线电就很满足的游击队部队中并不常见。
5:这是台“游击队”电台。顾名思义,它是专门为游击队部队设计的,类似于RPO-4型电台。
6:一名无线电台操作员正在操作她的“北方”电台的发报机。发送未加密信息是被严格禁止的,而大多数电台操作手会凭记忆记住各种代码和呼号。当一支部队执行战斗任务时,电台操作手一般不参与其中,因为他们的专业技能太过重要很难被取代。此外,他们对密码、通信系统和方法学的知识也使他们成为反游击队力量高度重视的目标。另外,如果电池是在单独的背包中携带的话,快速连接布线的速度也会因此受到阻碍。
D:游击队的任务
日常情况下游击队员们的活动包括了如下内容:
1:破坏电话线/电报线。
图中的游击队员头戴毛皮帽子,身穿絮棉外套(telogreika)和毡靴(valenki),他只是用斧头砸碎了绝缘体。游击队员们在剪断电线,打碎绝缘体后,通常会埋伏着等待修理人员赶来,然后伏击他们。他们还经常回收长电缆线,或者把电缆线串在树木之间用来抓住粗心的骑兵或摩托车手。
2:张贴海报是传播新闻和进行宣传的一种简单方便但非常危险的方法,海报上通常使用当地方言。没有纸时,桦树皮是很好的替代品,同时木炭成为书写工具。这种信息传播方式被广泛使用,词汇保持在非常基本的水平,即不断重复熟悉的战前苏联口号。如果事情败露,张贴者会被处决,而对于占领军来说,这时他们是不会在乎这些人的性别和年龄的。
3:静态监视敌军的动态是至关重要的情报收集方式,即便这种方式非常枯燥。有时,观察员是轮班制进行工作的,他们会记录通过特定路线的人员、牲畜和装备的数量以及类型。从事这类工作的专家们能够熟练识别轴心国各部队的标记,如师徽和战术符号。当然,从年起,出于安全考虑,德军开始试图限制此类符号的大量使用,不过收效甚微。
4:处决通敌者——通敌者的袖标代表了他的身份。这一招经常用来加强苏联政权在占领区的权威。诸如此类的活动并不少见,几乎没有囚犯能在审讯之后幸存,而处决往往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并且当地平民围观这种审判与报复行动也是得到鼓励的。让当地受害者能够目击到通敌者在他们进行叛国活动的地方接受惩罚,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证明苏联报复的速度和效力的方式吗?在一个地区得到解放以后,这样的行动非常普遍,通常在城市的中心广场会举行集体绞刑。
E:破坏行动
地雷战显然是游击队的一种重要战术,因为切断交通线对他们的行动支持很大,而在年9月5日的命令发布之后,这类作战更加频繁。年夏天,多支不同的游击队队伍加入到铁路破坏的行动中,行动旨在中断德国在整个东线的运输网,特别是中央集团军群的运输网。而之后的“协同行动”则旨在破坏在库尔斯克进攻失败后中央集团军群的撤退行动。
图3和图4中所示的设备是由斯塔里诺夫上校(I.G.Starinov)设计的。大多数地雷没有官方名称,因为它们不在通常的弹药生产和供应链的范围内。游击队行动中央司令部(CHQPM)会向特定制造商下达了特定部件的采购清单。大多数情况下,炸药的威力太小,充其量只能摧毁一小节铁轨道,因此,它们会被放置在两根铁轨衔接的位置。1:图中所示的地雷采用了一段比克福德(Bickford)引信(慢烧引信)或是电子雷管。通常在安全巡逻人员看到烟雾而赶来并发现地雷时地雷会爆炸,所以它不太可能是理想的破坏无人保护目标的武器。本图所示的这一款包括由雷管帽和一根电爆管组成了电子雷管。不过,各方面对采用电学方法埋设地雷并不欢迎,因为这种模式会涉及到额外的设备,比如它仅雷管部分就重7公斤。
2:使用如图1所示带比克福德引信的地雷去破坏一座木桥。
3:这种简单的地雷需要在现场临时组装,它的外观与图5所示的相似。而当火车车轮辗过雷管和引信线时同样会引发爆炸。
4:这种地雷从年开始被广泛使用。一枚重达1公斤的炸药被绑在或埋在一段铁轨的下面。连接一只小电池的两根电线则被绑在铁轨顶部。当火车的钢轮辗过它时,电线回路就算连接完成了,由此产生的爆炸足以使火车脱轨。这种地雷的一个主要缺点是不能在低于零下5℃的低温环境中工作,另外电池也是非常短缺的供应品。
5:年开发的这种地雷有时候得到了“莎莎雷”的昵称,它们通常是游击队部队利用废料制作的,然后加上MD-2型引信和爆炸物。克装药可以在铁轨上炸出10x7.5厘米的洞,这样的话,经过的火车头或重载车厢的就会将铁轨压断造成火车脱轨。只需1公斤压力就可以触发引信内的P型机关从而引爆地雷。
6:PDM1型反车辆地雷由装在木箱子里的两支克重TNT炸药组成。地雷顶部的触压杆一旦被压下一次或两次(依据设定,两次之间的时间间隔最长可达5分钟)就会引爆箱子内的炸药。间隔时间触发的设计使得被推在车队最前方往往是空车的卡车可以压过地雷但不将其引爆,从而避免了过早爆炸。如果操作者认为不需要两次触压才将其引爆,他可以自己做第一次触压,而触压所需的压力为4公斤。
7:两名爆破手正在铁轨下埋设压力引爆地雷,而一名游击队员正在一旁守望。这是一种很流行的战斗方式,前提是有时间埋设好的地雷并对它进行填埋。封埋地雷通常使用粘土,这样做将使爆炸的威力更好地得到传导。
F:隐秘行动
被称为“胜利者”的一支游击队部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除掉第三帝国派驻乌克兰的总督埃里希·科赫(ErichKoch)。为达成目标,年8月26日,内务人民委员会特工库兹涅佐夫(N.I.Kuznetsov)通过伞降最终与该部队取得联系。两个多月以后,库兹涅佐夫第一次以保罗·西伯特少尉的身份到访了科赫总督在乌克兰的首府罗夫诺(Rivne)。为了完善他本已经非常出色的德语能力,库兹涅佐夫还曾在莫斯科郊区克拉斯诺戈尔斯克的内务人民委员会第27号战俘营中假扮了德国战俘数周时间。
两次除掉科赫的行动都因为他严密的个人安保而流产。然而,科赫并非库茨涅佐夫的唯一目标,同时也不是他此行的唯一目的。每次伪装成西伯特前往罗夫诺时他都会做情报收集工作。年春天,库兹涅佐夫证实了德国人计划进攻库尔斯克的消息,并确定了希特勒代号“狼人”的东线指挥所就设在文尼察(Vinnitsa)。
在莫斯科的命令下,库兹涅佐夫受命处决科赫的副手保罗·达格尔(PaulDargel)。达格尔住在罗夫诺的城堡大街(SchlossStrasse),这里坐落着为德国官员保留的重兵把守住宅区,而出于安全考虑,波兰人和乌克兰人是不得进入该地区的。一名为德国占领当局工作的游击队线人向库兹涅佐夫报告了达格尔的日常活动轨迹,于是库茨涅佐夫决定于年9月20日执行任务,也就是达格尔在14时30分离开办公室回家时,库兹涅佐夫会杀掉他。同时库兹涅佐夫得到线报说陪同达格尔的副官总是会携带一只红色手提皮箱。此外,当他离开军需部办公楼时,他前面总会有一名宪兵检查道路是否畅通。在预定的时间到来之前,库兹涅佐夫乘坐一辆浅棕色的欧宝“船长”牌汽车到达预定地点,之后他没有等太久,在看到有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拿着手提箱的情况下他迅速从车上跳出来,在两人听到脚步声转过身时,库茨涅佐夫向他们每个人开了三枪。库茨涅佐夫的司机,内务人民委员会的特工尼古拉·斯特鲁丁斯(NikolaiStrutinski)此时脚踩油门,载上库茨涅佐夫扬长而去。
两天后,当地报纸报道了这件事。而同时,库兹涅佐夫在“胜利者”部队的基地发现他处决的不是达格尔和他的助手而是一位高级经济学家汉斯·格尔(HansGehl)。一个月后,库兹涅佐夫对达格尔尝试了第二次暗杀,这次他使用的是反坦克手榴弹,并成功地造成了达格尔因严重的腿伤而住院,最终达格尔和他的助手被截肢。
G:作战中的游击队员
游击队在行动。无论是小规模的对车队的攻击还是涉及数百名战斗人员的大型行动,与占领军作战都是游击队部队的主要任务目标。
1:第一个冬季战役中的这次对德国车队的袭击暴露了这次行动考虑不周的一面。经验最终会教会他们应该在敌人从树林里出来之前就伏击他们。瘫痪队列中的第一辆和最后一辆车可以阻碍车队的行进和后退,这样他们将面对一排“坐以待毙的鸭子”。从图中的情况看这群游击队员不仅很难造成敌人的更多损失,成功逃脱都成了问题。
2:轴心国的安全部队招募了大量通敌者作为警察来协助保卫战线后方广大的农村地区。年到年间,这些警察发现他们的前哨据点遭到越来越多敌对人口的包围。如果他们的通讯被切断,这些据点将成为游击队攻击的理想目标。图中一支装备精良的游击队分队正对一处森林村庄中的警察部队发动进攻。
H:临时改装的武器
很幸运,一些游击队部队依靠创造性思维用有限的物质资源制造出了新的武器——如本图所示。架构良好的部队发展出了小型的轻工作坊,那里配备了能够修理和维护小型武器的机床。部队如果能招募到机械师或工程师就更是幸运了。
1:外观与PPSh冲锋枪非常相似的这款冲锋枪由E.Martynjuka设计,在平斯克地区的被命名为“以莫洛托夫的名义”的部队使用了它们。
2-6:不同的游击队部队创制了这一系列一次性型号的枪支,它们由各种来源的物品组装而成。
7:由N.Sergeev设计、“旗帜”部队使用的这种冲锋枪使用苏联武器标准的7.62毫米口径。
8:在维特伯斯克地区活动的“暴风雨”游击队旅使用的这种武器由炮兵多尔加诺夫(V.N.Dolganov)设计。德国入侵之前,多尔加诺夫曾是一名工程师,他利用自己的技艺创造了这种结合了多种冲锋枪特色的武器。这种7.62毫米口径的冲锋枪有效射程米,由71发装弹鼓供弹。
9:明斯克地区的一支部队使用了这种Shavgulidze设计的步枪榴弹发射器。图中还描绘了它所发射的枪榴弹。
10:两种类似于铁蒺藜的用来伤害马匹的古老武器。它们可以用来对付车辆轮胎、人员或马匹。
11:这门MK型45毫米口径坦克炮是从T-50型坦克的炮塔上拆下来的,它安装在一辆农业机械的钢轮底架上,能够发射穿甲弹和破片弹。
12:这门37毫米口径迫击炮的炮管以一只挖壕铲的铲头和钢钎制成的两脚架为基础。
13:这挺马克沁M式机枪安装在一座简单的用扭曲的钢筋制成的三脚架上。
14:这挺安装在普通的索科洛夫(Sokolov)式轮式底座上的马克沁M式机枪采用了自制的空冷式改良枪管而不是原装的水冷枪管。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二战:盟国
二战美国陆军1、2、3、
二战美国海军
二战美国装甲步兵战术
二战美国两栖战战术(上)、(下)
二战美国陆军战斗装备
二战美军指挥官(上)
二战苏军1、2、3、老版
二战英国陆军1、2、3
二战英国空军
二战英国舰载航空兵
二战中国军队
二战中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
二战法国陆军1、2
二战加拿大军队
二战澳大利亚军队
二战波兰军队
二战荷兰比利时挪威丹麦军队
二战盟军护士
二战,轴心国
二战德军1、2、3、4、5、
二战德国非洲军团、山地部队和滑雪部队
纳粹空军地面师
党卫军1、2、3、4
希特勒青年团
二战德军头盔
二战德军战斗装备
二战意大利军队1、2、3
二战日军1、2
二战日军坦克战术
二战日本伞兵
二战日本的盟军
二战芬兰军队
二战罗马尼亚军队
二战德国东线盟军1、2、3
二战盟军指挥官二战德军指挥官
二战:战术
二战步兵战术1、2
二战步兵反坦克战术
二战伪装战术
二战战斗侦察战术
二战空降战术
二战游击战1、2
二战野战通信
二战:军舰
二战美国航空母舰1、2
二战日本航空母舰
二战英国航空母舰
二战日本战列舰
二战意大利战列舰
一战和二战法国战列舰
二战:坦克
KV-1和KV-2坦克
三号中型坦克
更多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zz/8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