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来伊份相继发布了年半年报。
从营收的角度来看,上半年三只松鼠营收为41.1亿元,同比下降21.8%,同期,良品铺子实现营业收入48.95亿元,同比增长10.72%。
三只松鼠也是自上市以来,首次跌下了休闲零食企业营收第一的位置。
利润层面,三家零食企业中,良品铺子和来伊份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均略有增长,而三只松鼠的净利润却大幅下滑76.7%。
疫情,是三家企业共同提到的影响因素。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曾表示,“整个中国的休闲零食已经进入了从产品、推广、渠道、人群等全方位、多维度的同质化阶段。”
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均是乘着“电商”的风一跃而起,三只松鼠更是在初期受到阿里的大力扶植。
但随着电商的高增长不再,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均试图“回归线下”,融合多渠道共同发展。
而未能成功参与到电商大战中的来伊份,依旧在快速加码原有的线下市场,上半年新增门店达到了家。
渠道以外,在产品角度,零食企业均面临“护城河”与“差异化”的难题。
三只松鼠选择聚焦坚果业务,减少其他品类内容;良品铺子则发力“儿童零食”;来伊份推出气泡水产品加入新赛道竞争,并投资多个新兴消费品牌。
在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看来,对于已经相对成熟的零食市场,各企业都要面临存量竞争和增长趋缓的现状。
三只松鼠“失守”,电商平台营收下滑16%
年上半年,三只松鼠营收为41.1亿元,同比减少21.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万元,同比下滑76.7%。
对于营收下滑的原因,三只松鼠给出了多个原因:线上平台流量下滑;聚焦坚果后SKU缩减;疫情导致部分物流、发货受限,影响电商营收;分销渠道仍处于培育期,规模效应尚未显现等。
上半年,三只松鼠来自“坚果”业务的收入达到了23.64亿元,同比减少16.05%,营收占比达到了一半以上。
上半年,三只松鼠来自第三方电商平台的收入为30.13亿元,同比下滑约17%,营收占比73.25%。
其中,来自“天猫系”电商的收入为11.97亿元,同比下滑25.56%;来自“京东系”的收入也下滑了21.64%,为11.19亿元。
值得一说的是,电商平台自己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无论是流量见顶,还是抖音等电商新玩家造成的冲击。
根据阿里此前披露的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司营收.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调整后净利润.5亿元,同比下降30%。
其中,阿里来自于中国商业零售业务的营收为.77亿元(约合.5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05亿元下滑2%。
对于利润的下滑,三只松鼠认为,原材料价格、运费上涨影响毛利率,以及处置辐射疫情区域仓库的滞留产品,还有为“坚果心智”砸下的超亿元品牌推广费用等,共同影响了净利润。
上半年主要收入来源“坚果”业务的毛利率下滑了4个百分点,至27.37%。
三只松鼠整体的营业成本,同比下滑18.09%,为29.67亿元,并未大幅增长。
销售费用一项,上半年达到了9亿元,同比也有所下滑,但营收占比仍达到了23%。
面临业绩下滑的三只松鼠,也被良品铺子实现了营收、净利润的双重反超。
上半年,良品铺子的营业收入为48.95亿元,同比增长10.72%;归母净利润达1.93亿元,与上一年同期的1.92亿元基本持平。
公司也将增长的原因归结为其“双渠道共同驱动”的结果。
从良品铺子第二季度的数据来看,公司线上渠道实现营收10.41亿元,同比增长1.69%;线下渠道收入11.24亿元,同比增长10.06%。
线下渠道的收入和增速均已超过线上渠道。
除了良品铺子外,来伊份在上半年也实现了盈利。公司的营业收入23.12亿元,同比增长10.12%;归母净利润为1.11亿元,同比增长2.02%。
零食巨头,加码线下
上半年,良品铺子新增了家线下门店,其中直营门店93家,加盟门店家。
截至年6月30日,公司的线下门店数量达到了家。
与三只松鼠不同的是,良品铺子起家于线下,线下拓店是良品铺子提升毛利率、破解目前“增收不增利”的重要手段。
搜狐财经梳理此前营收数据发现,年至年,良品铺子线上营收从36.9亿元增长至48.6亿元,营收占比也从48.58%增长至50.68%。
但线上业务的毛利率,年为23.48%,低于年的29.11%以及年的29.99%。
良品铺子表示,由于公司通过加大精准推广的费用促进曝光引流,以带动销售增长,而其中社交电商业务规模的增加,也使促销费用投入增加。
但根据良品铺子披露,公司年线下渠道销售毛利率较同期上升0.54个百分点,其中,直营销售的毛利率达到了47%。
良品铺子也将目光再次对准线下。
1月,良品铺子公告称,公司拟将此前用于全渠道营销网络建设项目、食品研发中心与检测中心改造升级项目的募集资金用途,变更为直营门店扩建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年第二季度,良品铺子线上渠道实现营收10.41亿元,同比增长1.69%;线下渠道收入11.24亿元,同比增长10.06%,直营业务毛利率甚至接近50%。
线下渠道收入超过了线上渠道。对于上半年业绩的增长,良品铺子也称是“双渠道共同驱动”的结果。
良品铺子之外,三只松鼠也在不断探索线下渠道,但此前的发展并不顺利。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曾表示,整个中国的坚果市场有近亿规模,其中线上约亿,线下约亿,而在这亿中,三只松鼠的线下所占份额仅2%。
年,三只松鼠提速线下,门店一年净增家;年门店净增进一步扩大至家,期末门店数共计家。
但三只松鼠在门店业务上的经营并不顺利,门店拓展也在年被踩下了急刹车。
截至年底,三只松鼠共拥有线下门店家,全年净新增仅22家。
三只松鼠也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过去门店规模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为此公司已全面暂停门店扩张,并且大力度关停不符合长期定位、业绩不佳的门店,下一步将着力提升单店盈利能力。
在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线下门店数降至家。
其中,投食店关闭了56家,净减少55家,门店数降至85家;联盟小店关闭了家,净减少家,门店数为家。
此外,多家媒体曾报道过,由于三只松鼠在线上平台的促销力度大,同样的商品,线上比线下门店更便宜,从而挤压了线下门店的销售。
门店业务之外,三只松鼠将线下扩张的目光转向了“分销”。
年,三只松鼠便开始发力以区域分销、KA商超、连锁便利店等为主的线下分销,上述分销业务也被三只松鼠称作“新分销”。
在年天津秋糖会上,三只松鼠分销事业部总经理吴峰表示,年,三只松鼠分销收入预估在18亿元左右,预计年分销业务整体实现50亿元的年度目标,五年实现百亿。
年年报显示,三只松鼠新分销实现营业收入16.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16%,占总营收的16.47%,距离18亿元的目标有所差距,离50亿元的年度目标仍有较大努力空间。
年上半年,三只松鼠来自第三方电商平台的收入为30.13亿元,营收占比73.25%。
来自线下渠道(投食店、联盟小店、新分销)的营收为10.69亿元,营收占比不到三成。
年上半年,三只松鼠新增家经销商,经销商数量达到了家。三只松鼠也表示,区域经销为年下半年新增业务,将作为公司未来线下扩张主要模式。
三只松鼠表示,新分销未来将以下沉市场为主进行布局,同时探索推进零食散称专柜等。
但在线下分销渠道,三只松鼠将面临多个传统休闲零食企业的竞争。
以来伊份为例,线下方面,在“万家灯火”的加盟计划下,公司上半年新开门店数家,门店总数达家。公司直营门店数达到家,加盟门店共家。
零食企业,难筑产品壁垒
在产品角度,零食企业均面临“护城河”与“差异化”的难题。
“贴牌+代工”的轻资产模式,曾让零食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满足消费者更多的需求。不过,这些代工厂们,如今已不甘居于幕后。
在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可以非常容易的直接找到这些巨头的代工厂,并且能在电商平台上,以更低的价格直接购买到代工厂的“平替”产品。
而代工厂的另一个隐患则是食品安全问题。章燎原曾表示,“有问题的不是代工,而是代工太多了无法全盘把控。”
三只松鼠也多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搜狐财经查询发现,在互联网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有关三只松鼠的投诉达到了条,多次出现“发霉”“变质”“有虫”等描述。
各家零食企业也开始调整自己的产品战略。
三只松鼠放弃了“广而多”的产品策略,精简SKU聚焦坚果品类。
在年,三只松鼠对产品品类结构进行调整优化,针对余款长尾SKU进行清理和淘汰,当年公司货品月均周转率提升近20%。在年的半年报中,三只松鼠供应链运营提效降本8%。
在年8月份的一次调研信息中,三只松鼠称,公司已缩减约个SKU,未来将持续进行,长期将维持在-个SKU的动态平衡。
公司还将继续缩减SKU。
对于“代工”,曾经公开表示“不需要自建工厂”的三只松鼠,也开始自建“坚果工厂”。
半年报显示,三只松鼠的第一座工厂以每日坚果为试点,已于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每日坚果工厂首批规划的两条产线已于年7月进入试运营,并于8月正式投产。
良品铺子则加速布局儿童零食。上半年,“小食仙”全渠道终端销售额为2.19亿,同比增长21.33%。
而来伊份选择投资的方法,来加入新兴消费品牌的竞争。
例如今年完成A轮融资的低度酒品牌“初气”,来伊份持有公司约15%的股份;年曾领投互联网情感消费平台“心生集团”。
公司也跨界了宠物赛道。来伊份曾披露公告称,其附属企业上海来伊份企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作为有限合伙人以0元受让中宠股份持有的万合伙企业份额,占基金5%份额。
不过,就在近日,“来伊份”发布公告表示终止参与对外投资消费产业基金。
此前,来伊份曾宣布与其他合伙人共同投资消费产业基金,主要投资食品饮料、调味品及新零售等消费相关领域企业。该产业基金总规模0万元,其中来伊份拟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总额为万元,占基金49.9%份额。
对于撤资,来伊份表示,公司基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及行业竞争态势变化,经审慎考虑,各方一致决定暂不设立该基金,终止本次投资。
此外,在年,来伊份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施永雷在品牌战略升级线上发布会上推出了“新鲜零食”战略,即“现制的新鲜口味,中央厨房式供给”。
新鲜零食也对企业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食品安全问题阻碍了战略拓展。
来伊份还在6月推出首款气泡水产品“湃湃柠”,同样主打“0糖0脂0卡”概念。
该款气泡水产品已正式在线上、线下渠道上市。搜狐财经查询发现,每瓶ml的气泡水产品,在天猫旗舰店内的原价约为6元,折后价格约在3.8元左右。
该款气泡水目前在天猫旗舰店的月销量为+。
运营编辑:张祎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dl/1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