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

妈妈,说真的,长大后我就真成了你


放冬假的日子,孩子的生物钟也有了些变化,人慵懒了些,晚上爬上床的时间晚了,早晨也可以悠闲地睡个懒觉,这样的日子,我本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昨天上午阳光普照,我看了下表,快10点了,儿子还窝在被子里不起,于是脱口而出:你赶紧起来,这都几点了,上午大好时光,人一天里精神最好的时候,都给懒在床上多可惜!早饭睡过去胃都坏了,你想睡觉中午再午睡不行吗?

这些话一气呵成,没打草稿也没磕巴,甚至似乎都根本没过脑子,它就那么流利地自己流出来,酣畅淋漓!

说完我就掩嘴乐起来,儿子一翻身,笑嘻嘻地问我:妈妈,你笑什么呀?

我说没事没事,你快蹦起来吃早餐!然后转身心想,我会告诉你,这是我小时假期里你外婆我母亲大人经常说的一段话吗?

身得睡神衣钵真传的我,平生最大的特长就是觉多。念书时每逢假期的头三天,我妈都会特别体谅地由着我睡到日上三竿,待我起床后还会备好美味早餐,笑靥如花地说,孩子可放假了,一学期太辛苦,赶紧补补觉。

不过长此以往,没有长此其实,大约最多一周,早上的画风就是“年轻人把大好时光都给睡觉用了,错过早餐身体要坏掉,也不趁着大好时光读书”的挠墙教诲。

好不容易把儿子弄起床,他洗漱吃早餐后,走到书桌前忙活了一会,然后他走到书房对我说:“妈妈,你先别让我跟桌子要啊,我想问问,你看到我的笔袋了么?”

我一愣?什么意思?儿子道出原委,我又乐了。每个孩子都有丢三落四的时候,想来我小时最初母亲大人也是很耐心地帮我找东西,然后渐渐树规矩。但有时大人忙起来赶上孩子偏巧添乱时,又或是屡教不改时,大人的耐心就消耗尽了。偏巧孩子还觉得委屈呢,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对话:

孩:妈妈,你看见我的笔袋了吗?

妈:不是说好每次用完都放在桌子上吗?

孩:我昨天就放在桌子上啊!

妈:那你就找桌子要呗。

孩:。。。

写完作业带儿子和妹妹去游乐场玩,出门时儿子非要穿一条单裤,我说:十冬腊月天多冷啊,别看别人穿那么少,腿可是自己的,谁冷谁知道。这会儿耍俏,等年纪大了腿坏了,路也走不了了,只能躺着,你看孙太姥姥吗?医院做手术换了个膝盖呢,就因为小时候冬天不穿秋裤!

儿子于是半恐惧半烦躁地跑去添裤子去了。我脑子里盘算了一下,哦,原来我冬天出门明明没那么冷可是不穿毛裤棉裤心里就不踏实的根源在这里。从小就听我妈讲孙姥姥不穿毛裤换膝盖的故事,这会儿我认识的孙姥姥变成了儿子的孙太姥姥,毛裤也与时俱进地变成了秋裤,最主要的是,人家换膝盖真的不是因为冻坏的??。

细想这样的梗还真是不少,比如有时儿子会特别严肃地说,妈妈,我想玩乐高,你可别让我“玩勺子去”啊。(“玩勺子去”,意为一边玩去,或者是哪凉快哪呆着去~)。

比如,有天放学,听到他跟同学说:“难受(南受)没事,朝北受去呗。”说完几个孩子大笑起来。

这都是我从小伴随我长大的话。有些是我深恶痛绝的,有些是我觉得好玩的。但无论何种原因,它们都成为了我人生的一部分,不用别人提醒,到我认为该用的时候,它们自然去了该去的地方,如今又轮回到我儿子身上,成为了他还在思考是否接受的一部分。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大约都有不喜欢或者不接受的父母对待自己的语言方式,并发誓今后绝不这样对自己的孩子说,这也算是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一个方面吧。不过这种烙印太深刻了,要时时斗争才可能有效。

你瞧,很多话那么不自知地脱口而出,或许自己说完才意识到,也或许压根没发现,要靠孩子来提醒,你还敢说它不顽固吗?

当我发现这个事实时,我一拍脑袋说,妈呀,那首歌唱得原来是真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说的,不就是我和我妈吗?

当然,也不必特别武断地就判定这就是不好。每个母亲都可能对孩子吃穿用度与习惯养成,有着内容相似、方式各不同的唠叨,换汤不换药,祖祖辈辈相传,亘古不变。这是表达关心的一种方式,每个孩子即便当时不懂,成年回头看也会明白。

除此之外,与家人之间的语言默契,对孩子未必是坏事。

我从小生在一个颇具幽默感的家庭,父母都是语言天赋颇好,也很幽默的人。所以我们之间的对话,经常是以一种保持着礼貌的插科打诨方式进行。

我成年后,深深觉得“幽默感”与“解风情”其实是一个人的情商与人格魅力中至为重要的品质。与这样的人聊天,那种情投意合和通体舒畅,真非语言能描述尽的。而自己,虽不敢妄言解风情吧,幽默感还是有的,这与父母当年偶尔为之的小小调侃还是颇为相关。

不过分寸和出发点还是要特别注意的。不要恶意攻击孩子,或是让孩子感觉到被嘲笑和挖苦。从我儿子的反应来看,他对有些话还是会反感或是困惑,比如我让他问桌子要东西这事儿,他先申明让我不要这么说,我就明白这种方式他不接受,于是我就会提醒自己,以后不要再这样说了。

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两个小人儿,一个是从小在父母约束下自然生长的那个,另一个是按照自己心目中更好的样子奋力进化的那个。这两个小人儿在拮抗中既彼此抛弃,又相互和解。

这是一个漫长而又有趣的过程,让我因此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好奇,并在心中默默为后者摇旗呐喊。

私人16

新浪微博:不吃胡萝卜的白小白

文字精选

1.买了那么多英文书,怎样算是物尽其用了?

2.深度解析父母对孩子英文启蒙教育的彷徨

3.让你的孩子像王中磊儿子一样飙英文

4.孩子英文启蒙学习的这层“窗户纸”,需要你用“心”捅破!

5.磨耳朵不是一劳永逸,孩子的英文启蒙你真的该这样做

6.如何给孩子选英文歌——实践验证,这几首英文儿歌会让孩子爱上英文

7.这样的英文儿歌,不光孩子,大人也听得入了迷,简直是英文启蒙利器!

8.孩子英语学习中的矫枉过正——献给所有纠结于孩子英语学习的家长

9.习惯,从点滴开始,影响孩子一生!——几张图让你一目了然!

关于我们一家

*钱儿爸,即韩先生,两获金鹰奖,两获五个一工程奖,获***主席在*南海亲自接见的语言艺术家。代表作《*仲勋》《故宫》《乔布斯传》等,解说几百部BBC及国内外经典纪录片。创建的“Michael钱儿频道”为孩子播讲了上千部中外经典绘本故事,该频道常年位居喜马拉雅有声平台儿童频道首位。

*钱儿妈,粉丝们爱称“白大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毕业,中英文双硕士。专业纪录片英文翻译,从事英文教学15年,专注儿童双语启蒙与教育10年。讲解的英文教程《牛津阅读树》广受孩子们喜爱。

*Michael钱儿,粉丝们爱称“钱儿爷”,小学二年级的小男生。特长花样滑冰、芭蕾,酷爱乐高。为多部商业广告配音,是喜马拉雅最受欢迎的小主播。

*金子妞妞,一周岁的小baby,目前功能是给哥哥当跟屁虫、给妈妈公号出各种小错误背黑锅,跟爸爸随时撒娇卖萌,以及,与哥哥抢镜。

这里是“Michael钱儿频道”,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gs/57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