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这种纪录片大家应该最熟悉不过了,在每部和动物有关的纪录片中,都能看到镜头和动物们近距离接触,但是在看的同时我们不免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这些影片是如何拍出来的呢?在面对野生象群或者狮子老虎时是如何安全的进行拍摄的?面对胆小的猴群或者鸟群时怎样才能不吓到它们?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拍摄动物影片的。
看见这个海报了吗?你可能以为这些事把几张动物的图片合成到了一起,但实际上,这些都是BBC为了避免拍摄时打搅到可爱的邻居们,专门设计的“动物间谍”,他们身上都带有隐藏式的摄像头,能够在不惊吓到动物的同时进行秘密的拍摄,这些可移动式的拍摄器的任务就是打入动物内部,悄悄的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
1.图中得这位是“小猴子号间谍”,它悄悄的打入了一群印度叶猴的内部,开始了自己的猴群生活。但是在拍摄时出现了一些小意外,“小猴子号”从树枝上掉了下来,摔在了地上动也不动,紧接着发生的事情让拍摄者大吃一惊。
猴群们认为这是他们后群中的一只小猴掉到地上“死掉”了,于是自发性的组织了一场追悼会,猴群们挨个抚摸着“小猴”,看上去十分悲伤,过后还互相拥抱在一起,给予彼此安慰,这种跟人非常相似的行为让拍摄者们也着实吃了一惊。
2.“粪便摄像机”,图片中滚动着的“大象粪便”就是拍摄者们打入象群内部的神奇,因为这台机器上涂满了大象的排泄物,所以象群对它不会排斥,这也让这台机器得以保障了自己的安全。
非洲象是世界上大象种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并且脾气也相对暴躁,从它们巨大的招风耳和象牙上就能看出,它们是这篇草原上最不好惹的群体,所以如何拍摄一度成为一大难题,早期的很多摄像“间谍”都被他们毁坏,例如这只海龟。
这也难怪,非洲草原上怎么会出现海龟呢?科学家们发现,非洲象很少会去踩踏自己的排泄物,所以在摄像机上涂满排泄物就会避免机器被弄坏的事情发生,并且这个机器还有一项独门绝活,那就是,为了避免激怒大象,机器上面的“粪球”可以自动脱落,用滚动来贴近大象,而且这也会避免大象生气。
并且拍摄大象的还有一个角色,那就是“白鹭机器人”,因为白鹭这种鸟类在草原上经常与大象一起生活,所以大象对它也不陌生,不会主动去攻击白鹭,这也就有了“白鹭机器人”的诞生。后期制作组经常使用“分辨机器人”和“白鹭机器人”共同拍摄,大大提高了效率。
白鹭机器人唯一一次被大象“攻击”
3.“坚果机器人”,在拍摄小型动物的时候,体型较大的拍摄机器无法派上用场,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小型的“间谍”机器人,比如说下面要拍摄的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灰松鼠,这些小家伙们可是让拍摄人员伤透了脑筋。
松鼠会在每年过冬前找一个自认为非常安全的地点,囤积大量的坚果,它们每年能找到一万颗坚果,并且记住其中四千个埋藏地点,不得不佩服这些小家伙,记忆力比人类还要好上许多,但是在这些勤劳的小家伙中,也会出现一些投机取巧的家伙。
但是让它想不到的是,抢过去的坚果其实是坚果机器人,这让它无从下嘴,等到它冬天饥饿时把这块坚果挖出来却发现吃不了,不知道这件事情会不会对这个小家伙产生一些心理上得打击。
英国BBC向来都是以一个匠人的形态去对待没一部纪录片的拍摄,所有的细节都要求精益求精。走过53万公里,跨过21个国家,剪辑了超过个小时的视频素材,制作出了5集动物的生活纪录片。在看到这些充满智慧和小小恶作剧的影片时,我们也要想起幕后34只“动物间谍”为我们做出的牺牲。
也正是由于BBC电视台对野生动物的热爱,才能话费这么多的精力和科学技术去只做这些机器人,他们还有一句话:没有技术,自己创造技术也要上。
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在动物生活的立场上,这些机器人就他们的眼睛,洞察并且探究着我们一起生活的这片蔚蓝的星球,这种记录的热情和他们所传播的正能量,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美好的片段,在忙碌了一整天后,看看动物们自在的生活,体验一下这个星球上的美好和温柔。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jt/1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