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松鼠 > 松鼠的天敌 > 旅行手账丨蝉鸣到暮夏
当前位置: 松鼠 > 松鼠的天敌 > 旅行手账丨蝉鸣到暮夏
飞机落地是正午,打的到民宿,驶过西湖,又钻进大片的绿阴里。
这里是南宋的都城临安,宋是中国历史上文人气质最盛的朝代,似乎正因此,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浸染上宋词清新婉约的调子。
民宿简介是简约南宋风,地理位置很好,步行到灵隐寺只用大约5分钟,下山就到西湖边。
民宿的主人说每间房的门窗都由老木匠现场手作,冯恒睡的阁楼床边的八角窗尤其好看。
「英台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梁兄啊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万松书院始建于唐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曾同在此同窗共读三年有余。
音乐鉴赏课上老师给我们放越剧「十八相送」。
他们二人同至万松岭,朝暮三载里,一起敲响晨课铃,"促膝并肩两无猜"的日子,是这段悲剧结尾的故事里最为轻松自在的时光了。
这里同时也是明清时杭州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人汇集之地。尚存有祭祀孔子的大成殿,和依稀可以分辨的"至圣先师孔子像"石碑。
书院的讲堂,在今天用作展示科举文化之所,明道堂的两侧厢房原为书院学生自习和住宿的场所,重建后也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陈列。
泪沾青衣诉塔前
我似等待了千年
惜夜繁星仍点点
若是没有湖边邂逅了许仙
故事起源于青城山下的紫竹林
或悲情或圆满地结束在西湖畔
雷峰塔,于北宋年间被建造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民间传说白蛇传里,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后,就被法海镇在这座塔下。
旧雷峰塔于年倒塌,走进新塔,底层被玻璃包围着的残垣,就是古塔遗址。
顶层展示有白蛇传故事的浮雕,站在外挑平座上,一侧可以将西湖山水尽收眼底,与城隍阁遥遥相望,另一侧是西湖十景中的“南屏晚钟”。
虽然电梯只能直达顶层,却可以走楼梯一层层下塔,感受不同高度远眺西湖的景象。
民宿老板的强烈推荐,天竺路上一家叫知竹的素面小馆,竹篱笆围起来的院子,石子铺成的小道,十米高的芭蕉,占地不大却处处精致。
清爽的绿色手擀面,加了牛肝菌的汤底;清香软糯的松花年糕;苔绿色的艾饺是甜口的红豆馅,专属于江南的味道。
堪称最“佛系”小路的天竺路,由灵隐寺正门开始,连接灵隐,下天竺法镜寺,中天竺法净寺,上天竺法喜寺,是一条真正的上香古道。
傍晚的天竺路清幽安静,有茶社在夏天提供免费的茶水自助,虽然免费,但茶叶也毫不含糊,茶商在炒新茶,偶尔有捻着佛珠的灰袍僧侣路过。
天一点一点暗下来。
/08/21
「万松书院」「雷峰塔」「天竺路」
记得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一句话说,如果有什么,当你知道你坐拥整个西湖,便会觉得块垒顿消。
正值假期游人不少,但西湖西线上几乎一步一景,总能寻到安静的一隅。
浴鹄湾,名字上就浸满了诗意,霁虹桥横卧在水面上,廊下聚着青灰色的游鱼,偶有摇橹船划过桥洞缓缓向前。
慧因高丽寺
八月末的天气很是闷热,没有灵隐和三天竺里厚重的香火气,也比不上香积寺独占运河的地理位置,抹去喧嚣,余下全是静谧。
慧因高丽寺在南宋作为御前功德院累受封赐,香火兴旺,但自后唐建成起便屡建屡毁,在十三年前参照古高丽寺图重建,是少有的宋代风格寺庙。
未作为旅游胜地宣传,这个西湖以西的秘境里,只有我们三个访客。
荷花的花期从六月末一直到九月初,覆盖了整个临安城的夏天,大雄宝殿前的芙蕖开得正好,池中架有石桥供人穿梭其间。
唐宋时江南地区轮藏设置盛行,形制华丽,但当代江南寺院的轮藏已无遗构留存。高丽寺内的转轮藏,通身楠木雕就,是目前世界第一高的。
比起大多开阔整序的寺院,慧因寺更像是一座小巧的园林,各殿之间不仅有树荫掩映的小径,偶尔还有连廊相接。
珈蓝殿是慧因湖书院隐蔽的入口,书院内提供宋代点茶体验,老板是个考古学博士,尤其喜欢宋朝文化,店内布置上也多使用宋代元素。
“茶的仪式是即兴剧,它的情节由茶、花和绘画交织而成”
陈寅恪先生曾言:‘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可谓将中国古代美学推至巅峰。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老板展示完篆香,又在徐徐上升的香气中手把手教我们点茶。
体验完点茶,不知不觉已经快过午饭时间,辞别店主,打车去不远处的「绿茶」总店。
虽然各地都有连锁,但总店的氛围果然不同,餐厅架在湖上,装修是十足的古风,大门后分为左右狭长的两廊,保证每一个座位都能临着湖。
「龙井虾仁」念叨了很久的龙井虾仁,很嫩的虾仁带着想象中的淡淡茶香,端上桌的时候仙气袅袅。
「绿茶烧鸡」骨头很少肉也一点都不柴,喜欢!
「绿茶饼」茶绿色很治愈,外壳酥脆,里面似乎裹的是甜甜的香芋馅。
「东坡肉」杭帮菜必点,一整块蜜色的肉,配了餐刀需要自己切开,稍微偏甜。
「面包诱惑」太好吃了呜呜,剩下的吐司边喂给了门口的锦鲤,看它们的体型和我们有相同灵感的客人应该不在少数。
天气正晴,空调滤掉了暑气,大落地窗把阳光一束不落地揽进来,窗外湖里的锦鲤悠闲又灵动。
服务员把餐盘都收走,又点了一壶手作桂花米酒,企图在这样的闲适里多赖上一会儿。
入口柔和清凉,桂花香气虽然扑鼻,尝起来却似有似无,清冷的米香味更为明显,刚好解去吃完饭的一点点腻。
端友别墅,俗名郭庄。位于西山路卧龙桥畔,被誉为"西湖古典园林之冠",是杭州现存唯一完整的私家花园。
园内临流建阁,有船坞、假山,水系与西湖相通,东侧一座题“枕湖”的洞门外,有临湖码头正对苏堤。
大致分为宅院和园林两部分,是典型的前宅后园格局。前半部分,是当年主人居家会客之处。
白墙和湖水把宅院分割得错落有致,夏日里的园林是满目的绿,偶尔有几朵淡紫色的睡莲,更衬得雅致。
院落被花窗和湖水分隔开,又引廊桥相连,垒砌得很高的假山上还设有"赏心悦目"亭,居高临下,西湖近处远处的湖山便皆可尽收眼底。
以两宜轩隔开的两汪湖
主人引西湖水入园,在园中围成两湖,一个挨着院落,池畔曲廊,湖石堆砌,追求自然形态;后院另一个是石板砌成的方池,曲桥只有一侧有栏杆,尽头处栽着几处荷花。
郭庄在园林中算得上是占地极小,但胜在造景精巧,临湖筑榭,曲径通幽,又有造型各异的花窗框取隔断,移步换景,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一首清丽古词的韵脚上。
巧借西湖外景,整个东侧都与西湖相接,有码头可以直接泊船湖上,也有楼阁或平台远眺湖光山色。
八月江南,热的地方燥热,阴的地方潮湿,暮夏的枝头蝉鸣不倦,树隙透出曲曲折折的阳光。女儿家走过廊下,穿的是流霞般的轻纱。
南宋御街和旁边的清河坊有许多保留至今的古迹旧址和陈列馆,没有被集中起来建立馆藏,而是直接在旧址上被保护起来。
一小截透明的玻璃路下面,还能清楚看见八百年前南宋古御街的砖石。
往日专供皇帝通行的道路如今两侧布满各种有趣的小店,耐心逛逛可以买到特色伴手礼。
杭州多湖,天然适宜栽种荷花,便也盛产藕。御街上一家叫佳藕天成的小店,贩卖各种藕制品。
「西湖龙井藕粉」半透明的茶绿色,茶味解去了普通藕粉的甜腻,毫不犹豫拿了一盒带走。
南宋胡记。杭州最出名的老字号糕点铺之一,糕点也是清淡雅致的江南风,河坊街刚好开有很大一间分店。
单是蛋黄酥就已经很能吸引我了,更不用说酥皮是偏爱的茶味。荷花酥层层分明,玫瑰奶酪味尤其好吃。
一盒手信里分别有蔓越莓乳酪丁的「白娘子饼」,蛋黄馅撒了绿豆粉的「许仙饼」,红小豆馅抹茶外壳的「小青饼」,雪花馅的「法海饼」表面是红色的甜菜粉,包装也太可爱啦。
/08/22
「浴鹄湾」「慧因高丽寺」「郭庄」
「南宋御街」「河坊街」
西湖莲市,是杭州人绝不会错过的夏日仪式。
从每年的七月中旬到荷花榭去的九月,断桥边的北山街总会举办“莲市”,我们晃晃悠悠到断桥附近的时候,一只手摇船刚好靠岸。
凌晨三点就来拿号的大爷大妈们迅速排好队,在周围人艳羡的目光里拿上几朵新鲜莲蓬,折叠好香气扑鼻的荷叶,心满意足地离开。
前一天去得太晚已经下班,说好今天来游船上吃早饭,起了个大早拿上前一晚预约好的江南春,登上一条晃晃悠悠的电动船。
暑气还没有蒸起来,湖心偶尔送来几缕凉风,电动船开不快,冰箱里冻了一晚的冷萃茶茶香浓郁却没有苦味,正适合甜口的糕点。
玫瑰糕糯糯的略有嚼劲;糯米粉裹上细豆沙的条头糕,是江浙地区的特色;含着豆沙馅的米糕方糕,黑米在江浙也文艺地叫做“乌饭”,乌饭糕上洒满了新鲜的桂花。
远处尖尖的是保俶塔,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初建时是九级,北宋重修时改为七级,保留到现在的是民国二十二年按照古塔原样修葺的。
断桥相会雪糕
许仙和白娘子
合在一起就相会啦
八月末的天气热得郁燥,杭州遍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可以在游玩的同时寻到暂时的清凉。
路口到展馆大门外是一整片翠绿的茶山,主展馆入口摆放了一大排各种茶叶,白茶、绿茶、黄茶、红茶、黑茶应有尽有,可以在一旁拿塑料小杯子挨个品尝。
除茶的种类外,展馆内还介绍茶的历史、烘焙方法和各种饮茶器具。
往里走有一大片园林,通往园林的路上,构思巧妙地镶嵌了历代名人于碑石、名帖、书法、绘画、陶瓷题记中写下的一百个"茶"字。
园林为表现"水为茶之母"的主题,利用山势引钱塘活水,贯通茶博后与馆外山涧溪流相汇,以大岩石驳岸,水流逐级而下,神似著名的九溪十八涧。
在茶博最富意趣的小谭停留了好一会儿。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国丝绸博物馆位于杭州西子湖畔,是世界最大的丝绸博物馆。
进入序厅立刻占据全部视线的,是高耸于大厅中央的宋代提花织机模型。这也是所知最早的提花机型。
历史文物厅展示有战国、汉晋的织物,南北朝到隋唐、宋辽的出土服饰,明清的官服,民国的布料等各种丝绸文物。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巧手织出柿蒂花纹的绫布,买来佳酿趁着早春的梨花。“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物产》记载,柿蒂样的,是绫的花纹。
唐·朵花纹蓝地蜡缬绢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除中国古代的织物、服饰、工艺品外,博物馆的时装馆还设有中国现代馆和西方馆,展示现代和西方的服装样式、面料和图案手稿。
其中的西方馆更是按照年代,记录了西方近年的服装史,巨大的玻璃展柜里摆满了各种华丽的蓬蓬裙。
衣裙飘曳,巾带飞舞,精致的织品和华丽的传统服饰,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再现华美盛世。
排队一个多小时的江南点心店。
流沙包是特别的青豆馅,蟹粉春卷趁热吃很鲜,冰镇的桂花酒酿,杨梅汁和米汤都很解暑,连装茶的杯子都超级可爱。
/08/23
「西湖游船」「茶博、丝博」
如果说临安是历代文人笔下雅韵书香的江南,那金陵则是鱼米之乡富庶繁华的那一面。
民宿就在颐和路步行可及的临街,小区外是高大的绿色隧道,连卧室窗外都是满目的梧桐。
装修也是应景的淡绿色民国风,到处摆放着仔细保存的旧物,看起来上了年纪的脚踏风琴,水管做的皮质椅子,上世纪的大皮箱……主卧的衣帽架上还挂着两件旗袍,像是一段困在这里旧时光。
颐和公馆区是中国拥有民国公馆最多的地方,区域内别墅的原主人有22位名列《民国大字典》,八十年后,有26栋民国别墅被精心修缮。
其中9座改造成主题展馆,可以在民国的老别墅里一一观摩老旧的唱片、曲谱、陈列的长衫和旗袍,屋内精致的黄铜灯具和百叶窗,无声诉说着昔日优雅。
颐和路两侧繁茂的梧桐树,都是当时东南大学的教授奉命从巴黎郊外购回的。
绿荫两旁的淡黄色墙内大多是中西合璧的二层洋楼,“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洋房坡顶、红漆门窗、名人旧居,短短几公里,可以讲述半部民国的历史。
在这条路上,民国从未离去。
公馆咖啡悄悄地开在公馆区一侧,店面占很大一部分的是摆着古董老物件的玻璃橱窗,只有很小的一侧玻璃门。
咖啡店虽然小巧,但桌椅都是古董,咖啡机用的是全南京最贵的,杯子也是爱马仕东方之马系列,35块的咖啡用多的杯子盛,性价比超高。
虽然不爱喝咖啡,但在这样的氛围里也忍不住一试,菜单上咖啡的名字都很有趣,店员小姐姐一一耐心地解释:
翡冷翠的一夜-浓缩
情人-美式
咖啡康塔塔-卡布奇诺
颐和奶咖-拿铁
夜深沉-摩卡
“开家小咖啡馆,养只猫,每天插一束不同的花,店里布置的都是老旧物件,还能在里面淘到些宝贝,可能有产于年的派克钢笔,也有德国二战时期的老相机。
然后当个奸商,卖死贵的咖啡,说不定还有死贵的狼牙土豆。”
‘终于有天你来了,笑得月牙一样地问我:「这花是什么花呀。」我就知道,什么都是你的了,我也是。’
与咖啡馆同出一家的淮扬菜红公馆开在老门东门口的剪子巷,抢到打折券可以体验一下传说中的黑珍珠餐厅。
「金丝桂花糖藕」摆盘不错,但藕是粉藕,口感就比较一般般。
「焕章松鼠桂鱼」必点的江苏名菜,色泽超有食欲,咸甜刚好重点是没有刺!
「蒋宴香煎牛眼粒」价格担当,好在量不小,牛肉很嫩,咸甜的黑胡椒很不错。
「秦淮八艳」八种各有风味的小吃,喜欢雨花石汤圆和糖芋苗。
墨绿、丝绒、酒红、暗色的木、玻璃吊灯,服务员也是一水的丝绒中式套装,沉浸在精心营造出的民国氛围里。
/08/24
「颐和路」
以场馆设计精致闻名的六朝博物馆,六朝承汉启唐,名士风流,这时期的南京城和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
博物馆负一层有一段两人高的六朝建康宫城的建筑遗址,正是因为这处千年遗址的出土,才有了今天建于城墙原址上的六朝博物馆。
展厅内几乎没有墙,每一处都用置景隔断,还细心地布置了顺序指向,游览体验是参观过博物馆里最好的。
休息的座椅上设有耳机插孔,只要插上耳机就可以欣赏到《高山流水》、《广陵散》之类的六朝琴乐。
玻璃柜里的大量文物,反应六朝时期的衣食住行。有当时流行的"复古拖鞋"--六朝木屐,居家使用的席镇、陶榻,陶牛车,以及史料文献中记载的"六朝食谱"。
唯一一张合照~
公交车穿过灰棕色的中华门城墙,就能远远望见一座剔透的玻璃高塔。
一千多年前,耸立在这里的宝塔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
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建筑,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是当时的西方人认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
和北京按原样保护的遗址不同,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俨然是一个现代艺术馆,各种灯光和壁画艺术烘托出一个庄严的光影禅寺。
展示出土文物的地方有热情的志愿者爷爷等在一边,来我们凑着的玻璃展柜前一一替我们讲解,普通话里还夹杂一些可爱的南京味儿。
人们会在不同的年代在被数次损毁的大报恩寺原址建不同时代的塔。
备受瞩目的琉璃宝塔没有按照历史原样复建,而是以玻璃的新形式重现,留给每个人对于已逝的宏构和盛景无限的想象。
“不永恒的才珍贵”
离开的时候在馆区门口看到江南百景图的展板,突然想把删掉的游戏下载回来,至少把里面的大报恩塔复原。
新修的遗址公园也会逐渐逝去,但在游戏里,水墨风的琉璃塔会被重新复原,并且永远伫立。
如果要体验地道的金陵菜系,必不可少的一餐当然是南京大排档。
店里挂满灯笼,大厅的一侧正表演着江苏评弹,虽然内容一个字都听不懂,但的确是印象里婉转的江南调子。
夏季菜单的主题是红楼,菜单上有手绘的大致样式,盲选了几道或是长得新奇或是名字特别有趣的。
冰镇桃胶木瓜盅第一次吃桃胶,软糖一样的口感。
晴雯腐皮包长得很精致,薄薄的腐皮包了炸豆腐和肉末。
怡红甜羹酒酿羹配芝麻小团子,和草莓馅的红楼糕很搭。
荷叶包裹的原汁荷香鸡超级嫩,撕开之后有荷叶独特的清香。
宝玉乌梅冰粉忘记拍照薅了一张官图,西柚乌梅和冰粉的搭配很夏天~
最最喜欢的还是招牌民国美龄粥,是不仅有糯米和山药的黏软,还带着奶香和豆乳味儿的甜羹。
戳一下
六朝金粉,十里秦淮。
吃饭前路过过一次,转眼间夜幕落下,霓虹亮起,夜里的秦淮河抹上一层脂粉,恍如百年前衣香鬓影,吴侬软语里歌女抱着琵琶切切唱着秦淮景。
晚上的夫子庙是整个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鼎沸的人声,彻夜不眠的灯火,不宽的街市里处处摩肩擦踵。
画舫上有广播讲解,河道不算宽,两岸的灯火仿佛就在咫尺,词语贫瘠的脑子里开始循环播放那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灯火十里,繁光远缀良夜。两侧快速滑行的璀璨有一种让人恍如隔世的迷离。
/08/25
「总统府」「六朝博物馆」
「大报恩寺遗址」「夫子庙」
南京博物院坐落在到处是民国政府机构旧址的中山东路,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前身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
这里的珍贵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故宫博物院。
展馆共有六个,布置实景的民国馆建馆之初,南博向社会各界征集了一万多件民国的藏品和物件,因此,橱窗的每一样老物件都沾染着民国的烟火气。
火车站、理发店、中药铺、照相馆、服装店,完全复制了民国时期的街景,邮递局的的那一封信,从民国寄到了今朝。
这个时代给我留下的印象总是华美而脆弱的,一边是衣香鬓影,一边是乱世如麻,民国是一出华丽却悲情的大戏。
出发前一天去电影院看过因为疫情重映的「风声」,明明山雨欲来,但她们一个在敞着风的阳台凭栏望,一个在炉火边安静的样子,却美得那样动人。
“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
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要在南京种满法国梧桐,因为美龄小姐喜欢”
如果能飞起来,就很容易找到嵌在钟山环陵路上,梧桐树围成项链里的美龄宫。
作为民国时期蒋介石的主席官邸,美龄宫是南京单体规模最大的别墅,也是现存至今最完整的民国别墅。
除地下室外,地面上总共有三层,摆设最精致的是用于居住的第三层,华丽的长餐桌、摆设考究的大卧室和会客厅。
钟山景区内没有公交,但好在找到了共享单车,沿着柏油马路下山,两侧都是参天的梧桐树,记忆中的树影晃动成海洋,朝大地的尽头倾斜着,滚滚而去的绿色巨浪。
味至
小山南.
熙南里一家新开的私房淮扬菜,需要提前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jt/8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