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松鼠 > 松鼠的种类 > 13位,顶级紫砂壶玩家
当前位置: 松鼠 > 松鼠的种类 > 13位,顶级紫砂壶玩家
有人爱茶成癖,有人爱壶如痴。玩物养志,有趣,生活才有趣。紫砂数百年传承发展至今,有不少顶级玩家,因为紫砂壶如痴如醉。
01项子京
项元汴[1](—),字子京,号墨林,明国子生,为项忠后裔,为明代著名鉴藏家。可以这么说,当今世界的顶级书画珍品,上面的收藏印除了清朝皇帝的,就数他的印记最多。他所收藏的明和明以前的中国书画数量之大,价值之巨,当今没有任何博物馆可比!其少即英敏,博雅好古,醉心翰墨,绝意仕进。明万历年间,神宗朱翊钧闻其名,特赐玺书征他出来做官,不赴任。当时风雅之士来嘉兴,必访项元汴,名画家文彭、文嘉(文徵明之子)等与项元汴交往尤密。其家资富饶,广收法书名画,所藏法书、名画以及鼎彝玉石,储藏之丰,甲于海内,“极一时之盛”。如此收藏大家自然不会错过紫砂壶,明代万历年间的紫砂名工巧匠,除时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三大妙手外,还大量涌现各怀绝技的制壶高手,紫砂市场繁荣。江南地区一些官僚士大夫,争相定制紫砂文玩茶具,项子京就是其中之一。▲大彬款印包方壶现藏香港茶具文物馆此外,据吴山庄编《中国紫砂辞典》记载,“传项子京(墨林)定其壶式,世称天籁阁壶”。可知项子京不仅定制壶、收藏壶,而且如同两百多年后的陈曼生一样,已经参与到紫砂壶造型设计之中,为紫砂壶注入了人文气息。▲墨林壶此壶呈紫红色,简洁透亮。壶身似直桶形,盖板宽大与口面相吻,盖面穹起呈双层,钮为乳头状。流小弯、圈把修长。结构明朗,气势不凡,几经碾转,藏家甚珍爱,并以拓本藏记。▲李茂林菊花八瓣壶根据史料记载项子京是最早一批参与并影响紫砂壶创作的文人,甚至比给予制壶大师时大彬巨大影响的陈继儒还要早些。明晚期的这批江南文人最先推崇紫砂壶并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来帮助艺人们提升紫砂壶的文化品位,使其成为文房雅玩。项子京还应是第一批从艺人手中定制紫砂壶的消费者之一。但目前能见到烙下项子京印记的砂壶已极少。最为著名的有李茂林制僧帽壶,盖内有“茂林”长方印记,壶底刻有:“万历丁丑子京先生索,文嘉铭。”有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的时大彬制印包方壶,壶底刻有“墨林堂大彬”五字楷书款。▲李茂林僧帽壶盖内有“茂林”长方印记壶肩铭文“浮霜冷月霁雨霄清流芳润渴止暑消冰”,可旋环倒读均成文。0康、雍、乾三帝
清代康雍乾时期,国力昌盛,宜兴紫砂的发展更是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清三代时期,宜兴紫砂进贡内廷,备受帝王和宫廷人员的青睐,一时间成为风靡宫廷的艺术品。康熙:紫砂珐琅器康熙初年,西洋传教士带来“画珐琅及珐琅物品”,引起皇帝的极大兴趣。真正的宫廷紫砂是以康熙时宫中创烧成功的“康熙御制”款紫砂胎珐琅彩为开端,其代表了康熙朝紫砂制作的最高水平,色彩艳丽,制作精良。▲清康熙紫砂胎珐琅彩万寿长春海棠式茶壶▲清康熙宜兴胎画珐琅四季花卉方壶雍正:文雅脱俗雍正皇帝的艺术品位极高且喜好茗饮,他欣赏紫砂壶造型的美妙和泥质的天然肌理美,不是追求过分的装饰美,喜欢紫砂固有的古雅质感,这一时期的宫中紫砂器即使有花纹也是本色泥绘,紫砂的泥色之美得以完美地展现,表现出难得的文雅脱俗的风格。▲清雍正柿蒂起花扁壶▲清雍正五彩堆泥绘礼佛壶乾隆:丰富多彩乾隆朝宫廷对紫砂器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乾隆帝的嗜茶习惯更增添了他对紫砂器的喜好,宫廷开始向宜兴定烧茶具,同时烧制文房用具、花盆、鱼缸等。宫廷造办处负责设计呈览皇上的紫砂茗壶图样,经批准后到宜兴依样定制(或诏高手进宫制作),专门制作供皇上饮茶的御用茶壶和茶叶罐等。同时,宜兴窑也不断地进献贡品。在所有的宫廷紫砂器中,乾隆紫砂器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不仅形式多样,装饰手法也丰富多彩。这一时期在紫砂器上已能熟练地运用堆绘、描金、上漆、彩画、刻、剔等工艺,集诗、书、画、印为一体,色彩艳丽,制作精良,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清乾隆杨履康竹段堆泥万寿荷花壶▲清乾隆宜兴窑紫砂黑漆描金菊花壶03陈曼生、梅调鼎
不同于华美的宫廷紫砂器,在民间由于传统文人对紫砂内在气质的喜爱,「文人壶」大行其道,而其中尤以陈曼生、梅调鼎最为著名。▲陈曼生陈曼生对于紫砂和金石印学都十分喜爱,其便与制壶好手杨彭年合作,由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紫砂壶,并且陈曼生在壶身题刻壶铭。这批紫砂壶古拙文雅、沉稳内敛,带有典型的文人气质,后世称之为「曼生十八式」。梅调鼎是著名书法家,日本书坛对其颇为推崇,誉为「清代王羲之」。梅调鼎在宁波创立了「玉成窑」,聘请制壶名家何心舟、王东石制壶,与一众文人儒诗题铭书刻其上,追曼生遗韵,传文人风雅。▲清光绪何心舟制、梅调鼎及徐三庚刻玉成窑三叉提梁壶玉成窑传器也被认为是文人壶的又一巅峰,这两位紫砂壶玩家一开紫砂新风,赋予了其更为深沉的文化气息。千年紫砂,文化先行,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04奥玄宝
奥玄宝(—)原名奥三郎兵卫,字素养,号兰田、独飞,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实业家、收藏家,喜爱收藏中国紫砂壶。中国很多紫砂壶研究者都以其号称他为“奥兰田”。▲《茗壶图录》《茗壶图录》是一本详细、完整论述中国紫砂壶的专著,文图并茂,由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实业家、收藏家奥玄宝撰写。《茗壶图录》书中一共收集3把茗壶,并对这三十二把壶的身份资料做了详尽的刻画,其中有四把许龙文款的壶。这四把壶和另外四把同时期的壶,称为“荆溪八仙”,现今收藏在日本东京的静嘉堂。其在《茗壶图录》自序中谈到对紫砂壶的痴迷程度时说:“予于茗壶嗜好成癖焉。不论状之大小,不问流之曲直,不言制之古今,不说泥之精粗、款之有无,苟有适于意者,辄购焉藏焉,把玩不置……”05庞元济
庞元济(~),字莱臣,号虚斋,不仅是民国著名实业家,更是享有盛名的一代收藏大家,以毕生精力收藏,与张伯驹享有“北张南庞”之誉。他出版的《虚斋名画录》名闻天下,却很少人知道他还有一本《虚斋名陶录》。《虚斋名陶图录》分为上下两册,上册著录茶器,下册著录文玩。收录明清两代宜兴紫砂制壶名家如陈和之、陈鸣远、陈曼生等作品数十件,件件皆精。总共佳器3件,每件藏品均有器物全形拓图和印章,另附有庞莱臣撰写的详细文字说明。在庞元济故世之前,虚斋藏品已然开始陆续星散,而记载于《虚斋名陶录》中的紫砂珍品,也随着战乱不知去向。直到年10月,美国EJFrankel公司出版了一本叫《Zisha:ThePurpleSandofChina:TheLeeCollectionofMingQingDynastyYixingWare》的图录。里面共有9件紫砂茶壶、杂项,盒子正是很典型的民国初年上海时期的包装方式。▲书中部分紫砂器▲《虚斋名陶图录》记载▲陈和之制紫砂壶此壶首次出现在年保利春拍,成交价3万▲《虚斋名画录》记录▲桑连理馆仿大彬制款陈曼生铭杨彭年制紫泥扁石壶出现在年嘉德秋拍,成交价将近00万▲《虚斋名画录》记录▲陈鸣远款素带壶目前最著名的一把「陈鸣远款素带壶」,这把壶在年春保利翦淞阁专场拍卖,以含佣3,16万创下紫砂新高。06龚心钊
龚心钊(~),字怀希,号仲勉,安徽合肥人,寓居上海。他19岁中举人,6岁中进士,是清代最后一任科举考官。光绪年间出使英、法等国,清末出任加拿大总领事,是清代著名的外交家。辛亥革命后不问世事,退隐上海,以诗文文物,遵生自怡。他与民国总统徐世昌之胞弟,并称为“南龚北徐”,皆是文人器玩收藏之大家。龚心钊平生笃好文物,潜心研究,因此他收藏的文物,精品颇多。他的收藏中当然不乏紫砂壶,如时大彬、徐友泉、陈鸣远、陈曼生等名家紫砂壶。▲曼生百衲壶成交价万元▲龚心钊旧藏许龙文制青娱轩款紫泥调砂汉缾壶成交价74.5万元人民币▲龚心钊旧藏曼生三足炉鼎壶成交价61万元人民币▲清乾隆·龚心钊旧藏描金描银紫泥虚扁壶▲龚心钊旧藏杨彭年制乔重禧刻汉瓦成交价万元人民币▲龚心钊旧藏陈鸣远拼砂梅桩壶成交价.4万元人民币▲龚心钊旧藏明树瘿供春壶07李初梨
李初梨先生,重庆江津人,年生。原名李祚利,曾用名李初黎。▲重庆三峡博物馆建国初期,关心社会流散文物,节衣缩食、精心搜集珍藏,并把文物收藏、整理、保护作为毕生志趣和事业。文化大革命中,与文物同遭磨难,仍不改保护灿烂中华文化遗产的初衷。年,慨然将其30余年搜集的书画、拓本、陶瓷、砚台、青铜器等件文物无偿捐献给重庆市博物馆收藏。年再次向重庆市博物馆捐献43件文物。于年5月15日在北京逝世。李初梨捐赠的文物上起商周,下迄民国,名家林列,数量之多达余件。其中,包括3件紫砂器,不少为国宝级的紫砂珍品。▲陈信卿款桶形壶▲徐友泉款鼎式壶▲徐友泉款瓦棱壶▲邵盖款扁壶▲时大彬款葵花壶▲陈鸣远款包袱壶08罗桂祥
罗桂祥(-),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实业家收藏家,毕生钟爱艺术,喜爱古陶瓷及其他艺术品的收藏,尤喜收集宜兴茶壶,香港茶具文物馆大部分展品都是他捐赠,著有《宜兴紫砂陶器》。▲《宜兴紫砂陶器》年香港罗桂祥茶具文物馆庆祝30周年馆庆,展出罗老手捧“陈鸣远制南瓜壶”照片▲清康熙陈鸣远制南瓜壶罗桂祥旧藏成交价30万元罗桂祥先生收藏了许多紫砂茗壶重器,如著名的和正瓜壶等,他推崇对前人艺术创造成果的继承和发扬,推动了当代紫砂的快速发展。他在香港多次举办紫砂展览,并邀请顾景舟先生等人多次前往讲学,更是捐赠所藏珍品,成立了「香港茶具文物馆」。▲罗桂祥与顾景舟合照罗桂祥先生不遗余力推崇紫砂,对提高紫砂文化的档次,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着开拓性的意义。09许四海
▲许四海许四海先生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一代蜚声中外的紫砂陶艺大家和收藏家,于00年6月与世长辞。他虽富可敌国,常常身无分文。多少年来,他节衣缩食,不惜一切,将散落民间的奇珍异宝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位独具建树的大收藏家,然家中生活一直过得非常清苦。▲清邵大亨掇只壶许四海藏▲清康熙陈鸣远金蟾束柴三友壶▲清乾隆致和斋炉钧釉汉方壶他收藏有中国历代名壶余件,其中许多是国宝级的孤品。发展文化事业是场持久战,作为一个紫砂壶收藏家,他说自己只是暂时代国家保管这些珍宝。10黄玄龙
▲黄玄龙黄玄龙,年生于台湾,文房收藏界执牛耳的古董名家,特别钟爱明代文人的文房珍玩。年前往上海,从此游走在两岸之间,不仅收藏、经营古玩,还为历代文房珍玩的资料整理花费大量精力。黄玄龙创立了在华人收藏圈赫赫有名的文房雅玩品牌——『翦淞阁』,以质量精良的文房雅玩收藏著称,并善于以藏养藏,推介文人文化不遗余力。自年专场后,“翦淞阁”便引领文房市场一路走高,之后每次的专拍几乎都是拍场的亮点。可以说,“翦淞阁”已经成为文房拍卖的金字招牌。▲清乾隆御制水村园紫砂笔筒北京保利春拍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专场成交价:RMB4,,▲清乾隆十三年陈庆瀛制蕉叶纹紫砂大泉罐北京保利春拍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专场成交价:RMB90,▲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寒汀石瓢壶北京保利春拍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专场成交价:RMB14,,▲清光绪五年王东石制并铭石钟壶北京保利春拍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专场成交价:RMB1,17,▲清瞿子冶铭惜抱轩梅花壶北京保利春拍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专场成交价:RMB3,0,▲清陈曼青生铭郭频迦书画石瓢壶北京保利春拍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专场成交价:RMB7,,▲清瞿子冶三絶兰竹图石瓢壶北京保利春拍沖淡自然——翦淞阁文房韻物志专场成交价:RMB1,75,▲清初陈鸣远制素带壶北京保利春拍沖淡自然——翦淞阁文房韻物志专场成交价:RMB31,65,▲清杨彭年制瞿子冶画竹图紫砂壶保利华谊秋拍神采璀璨·翦淞阁文房韵物志专场成交价:RMB,,▲清初陈鸣远制传香壶年保利华谊秋拍神采璀璨·翦淞阁文房韵物志专场成交价:RMB34,,▲当代顾景舟制高僧帽壶中国嘉德春拍剪淞阁主人黄玄龙先生旧藏成交价:RMB4,,黄玄龙说:而现在,市场对文房艺术的认可说明,中国艺术市场上的主导者开始变成中国人自己,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文房艺术品的收藏会越来越被人们和市场所重视,毕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文房艺术是不可忽视的。11杨子
当代喜爱紫砂壶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其中最为有名的紫砂大收藏家,应是杨子先生。▲年作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紫砂壶最高的拍卖记录是,顾景舟先生的松鼠葡萄套组,这套紫砂茶具在当时拍出了万的天价,而拍下它的,正是杨子。其后,又在拍场以3亿的价格拍到顾景舟大师的其他作品数把。▲杨子不管是帝王贵胄、文人士子,还是商界大鳄,他们见证了紫砂行业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紫砂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紫砂文化的传播。你还知道哪些知名的紫砂藏家,欢迎留言补充。-END-
主编推荐
天下壶友开通视频号了
茶文化·生活美学
发现茶之美茶人一定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sc/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