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怎么治疗的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24/5720575.html白癜风是怎么治疗的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24/5720575.html导语:猪脑心肌炎病毒病是由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virus,EMEC)引起猪和某些哺乳动物的一类以脑炎、心肌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猪感染发病后有两种临床表现,引起仔猪在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死亡的急性心肌炎和母猪繁殖障碍。脑心肌炎病毒分布广泛,感染的动物种类繁多。虽然猪脑心肌炎的感染很常见,但临床上发病的猪却很少。
1
病原
脑心肌炎病毒是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心病毒属(Cardiovirus)的病毒。该属只有一种病毒,即脑心肌炎病毒。有人将门哥(Mengo)病毒和小鼠脑脊髓炎病毒也列为心病毒属的成员,但大多数人认为这两种病毒只是脑心肌炎病毒不同的毒株。病毒无囊膜,只是一个裸露的二十面体核衣壳。病毒在pH3-9稳定。对醚和SDS等强离子去污剂有抵抗力。60?℃?30?min可以灭活,但有些毒株表现出显著的热稳定性。
病毒可以在许多培养细胞上生长,如鼠胚成纤维细胞、仓鼠肾细胞BHK-21以及猪源和人源的许多原代肾细胞和细胞系上生长,并可以迅速地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细胞溶解)。BHK-21和Vero细胞常用于病毒增殖。病毒也可以在鸡胚细胞中增殖,对许多实验动物具有致病性。病毒可以凝集豚鼠、大鼠、马和绵羊的红细胞。
2
流行病学
2.1易感动物
脑心肌炎病毒常被认为是一种感染啮齿动物的病毒,但人们已经从许多种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中都分离到了该病毒。哺乳动物中,宿主范围包括啮齿动物、猴子、非洲黑猩猩、大象、狮子、松鼠、猫鼬、浣熊和猪。在某些动物,脑心肌炎病毒感染可以引起严重的后果,如动物园里的狮子由于食入因感染脑心肌炎病毒而死亡的非洲象的尸体,最后发生感染而死亡。
2.2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
啮齿动物是脑心肌炎病毒的贮存宿主,并作为脑心肌炎病毒在猪之间传播的传染源。猪舍和饲料仓库中的老鼠是传播疾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可以持续存在于啮齿动物但不引起发病,而且在感染的啮齿动物组织中病毒的含量很高,它们可以通过粪便和尿液向外界排毒。因此,接触到脑心肌炎病毒污染过的饲料、饮水、污染的器具或感染的啮齿动物的尸体等被认为是脑心肌炎病毒在猪群中传播的主要原因。
此外,感染猪也可以通过粪便和尿排出病毒,尤其是在感染后短时间内排毒较多,这也是猪群中的又一个传染来源。感染猪与健康猪接触或接触感染猪排出的粪便和尿,或是健康猪与发病死亡猪的接触是病毒潜在的传播途径。猪的自然感染最有可能的途径是经口感染的。病毒还可以经胎盘垂直传染。
3
临床症状
该病一般有2~4?d的潜伏期,有一个短暂的发热过程,达到41?℃左右,由于持续的时间短,大约24?h左右,故很难被发现。而对于出生几周的仔猪来说,疾病几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只是突然发现死亡。对于50?kg以上的稍大一点的猪来说,感染猪有短时期的精神沉郁、食欲减少、震颤、步履蹒跚、四肢麻痹、呕吐、呼吸困难。最容易发现的症状是猪发生呕吐。虽然大猪有时会出现一些急性死亡的病例,但大多数通常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死亡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脏疾病造成的,临床表现均为急性心力衰竭。虽然仔猪的死亡率比较高,但也达不到材料报道的%,这可能与病毒毒力强弱有关。因此,猪的年龄是判断临床疾病的重要指标。种猪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出现明显的病变,有的出现不同程度的繁殖障碍,包括流产、木乃伊胎或死胎增加等。
4
病理学变化
4.1病理解剖学变化
因急性心肌炎死亡的病猪可见猪身体下半部的皮肤发紫,剖检时可见心包积水、胸腔积水和肺水肿等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变。心脏病变最为明显,心脏肿大、变软和苍白,心肌可以出现大小不等的病灶,尤其是右心室。病变多呈现微黄或白色的坏死灶,或出现大的、不规则的白色病灶,一般育肥猪比哺乳仔猪更常见。此外有时还可以见到肝肿胀、肠系膜水肿、腹水等病变。
感染胎儿表面正常,有的会出血和水肿。胎儿在不同的感染时期,均可以出现木乃伊胎儿,胎儿偶见心肌病变。
4.2病理组织学变化
最主要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出现在心脏。主要的组织学变化是心肌坏死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炎性浸润。炎性区和坏死区或大或小,并且两者可能会发生重叠。常见坏死心肌的钙化,但不是所有的坏死心肌都发生这种变化。没有脉管炎和心内膜炎发生。心脏最容易受感染的区域是靠近肺动脉的右心室,其次是室间隔和乳头状肌。心房肌很少受到感染。心脏外的其他器官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有与心力衰竭无关的病变。偶尔可见很轻微的、弥散的、亚急性的脑膜炎。病变为脑膜充血,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中枢神经变性。自然感染脑心肌炎病毒死亡的胎儿还可以见到非化脓性脑炎和心肌炎病变。
耐过心肌坏死和炎症的幸存猪,其病变心肌发生溶解和纤维组织的替代。首先是血管形成,因此可以见到有些暗红色区域,这些区域在接近心脏表面时为凹陷状,这些病灶血管减少,发生浓缩,肉眼看来像坚硬的白色瘢痕。
5
诊断
5.1临床诊断
在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疾病的典型特征为3日龄到5周龄的猪突然死亡。大多数病例死前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病例出现呕吐、呼吸困难(由心力衰竭引发的腹式呼吸)。仔猪通常在一到几个小时内死亡。
育肥猪最典型的症状是突然死亡。所有年龄的猪都可能发生感染,但60~70?kg的猪最易感。疾病通常仅限于某一猪场。死亡常常出现在傍晚猪活动时,提示猪活动时对受到损害的心脏影响较大。死之前有些猪可以听到嘶叫声,并可见到呼吸困难。在临床上,根据上述的临床症状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5.2病理学诊断
病理解剖学主要是心脏病变明显,右心室肥大,有时可以见到水肿,心肌上可以见到白色坏死灶。病理组织学诊断主要是出现不同程度的非化脓性心肌炎或脑炎(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炎性细胞浸润)等变化。
5.3实验室诊断
5.3.1动物试验和病毒分离
最常用来分离病毒的病料样本是心脏和脾脏。可以用给小鼠饲喂碎的病死猪心脏的方法,作初步诊断试验,小鼠可以在经非胃肠途径感染的4~7?d之内死亡。可以用细胞培养方法分离病毒:BHK-21(初生仓鼠肾细胞)细胞最敏感,但是HELA或Vero细胞系也常用。感染的细胞形成单层后,短时间内出现完全的细胞病变,即迅速发生细胞完全溶解,尤其是野外分离的毒株则更为明显。
5.3.2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检测抗脑心肌炎病毒抗体的方法包括:血凝抑制试验(H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荧光抗体检测(IFA)、琼脂糖免疫扩散(AGID)和病毒中和试验(VN)。其中,病毒中和试验和ELISA是最常用的诊断脑心肌炎病毒的特异性血清学方法。未发现脑心肌炎病毒与来自62个人的肠道病毒血清型和11头猪的病毒血清型存在交叉中和现象。病毒中和试验,抗体效价达到1:16时有效。病毒中和抗体反应开始于接种后7?d,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6~12个月)。
5.3.3分子生物学诊断
已有核酸探针和反转录PCR(RT-PCR)检测脑心肌炎病毒的报道。如果条件具备,白娟等已经建立了猪脑心肌炎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二重RT-PCR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作为敏感和特异性的诊断方法。
5.4鉴别诊断
脑心肌炎病毒感染的肉眼病变与维生素E和硒缺乏引起的心脏白色区域,以及由败血性栓塞引起的心脏梗塞,水肿病中的肠系膜水肿有相似之处。脑心肌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脏病变与有口蹄疫病毒株在小猪心脏上引起的病变不容易区分。可以用病毒分离鉴定做确诊。脑心肌炎病毒很容易传给小鼠,也易于在细胞培养上进行分离。
脑心肌炎病毒引发的繁殖障碍需要与其他病原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相鉴别,如猪细小病毒感染、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脑心肌炎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的症状出现死胎,而猪细小病毒感染引起木乃伊胎增加,尤其是青年母猪产仔时,新生胎儿死亡的情况较少见。而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都可以见到流产、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假似健康胎儿。这些弱小仔猪出生后外表正常,不久便出现呼吸困难,常会在24?h内死亡,有的会出现腹泻,导致死亡或生长停止,从而使仔猪死亡率上升,病后母猪受胎率降低或不孕。但猪圆环病毒病与猪蓝耳病所不同的是猪圆环病毒病与妊娠各个阶段所发生的繁殖障碍都有关系,而猪蓝耳病一般只是在妊娠晚期才发生流产。事实上,在临床上很难将猪脑心肌炎病毒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蓝耳病所引起的繁殖障碍区分开来。而在生产实践中,繁殖障碍又是对生产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因此要引起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zz/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