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每当提及我们国内现在的教育,都会引发各种争论。
今天和大家聊聊自然教育的话题,看看和大家心中的自然教育有什么不同?目前全国有很多与大自然相关的教育,比如营地教育,生命教育,森林教育,环保教育,户外教育,野外教育等。这些概念是相互交叉,不同的人群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有一些差异。国内外不少人士对自然教育的理解倾向于环境保护方面,将户外自然体验和科普称为自然教育。不过这些对自然教育的理解有一些狭隘,因为自然环境包括很多种,比如沙漠,公园,草原,森林,海滩等,我们利用这些环境开展的教育活动对孩子的积极影响是全面的,包括身体,语言,社交,情感,审美等,而不仅仅在环保,感官体验和科学知识方面。我们现在要谈的”自然教育“是指“大自然中的教育”,即以大自然为载体去实现孩子全方面的发展的教育,不仅是自然特色主题,体验自然,链接自然,认识自然或保护自然的教育,我们要做的是教育,我们要通过大自然而不是室内教室去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接受自然教育。
有一些与大自然相关的教育形式跟教育有一定的距离,其中一种称为自然游,即孩子在户外大自然玩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父母参与孩子的活动,全家人一起出动,如周未游,春秋游。另一种称为自然科普,即孩子在户外认识自然,包括植物,昆虫,鸟类,水资源等各种自然界的事物,培养环保意识。上述两种形式都属于教育的一部分,比较直观和显性。对于平时工作繁忙的家长,这也是孩子参与自然教育的一种方式。同时这种方式不能深入教育价值,效果难以持续呈现,不能产生长期影响。
例如户外的一片松树林,第一种做法就是让孩子们进行探索宝藏游戏,孩子们比赛看谁找到的松果多,然后用松果拼图作画,家长和孩子拍照留念,时间大约持续一个多小时。
第二种做法是可以科普松树,让孩子们认识松树,观察整体特征,亲自触摸松针和松果,观察形状,了解其特点等。对孩子们来说,虽然这种体验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教育价值远不止于此。我们会用松树作为载体促进孩子的全方面的发展,同时融入多领域的内容,时间可以持续两三天甚至一周,一个月,一个学期。
如,孩子们在松林中学习搭建账篷,小木屋,寻找松鼠的足迹,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惯,了解松树的特点和分布,学习“松”字的来源,加深对松字的了解,认识国内外知名的松树,了解与松树有关的诗歌典故,用松字玩组词或成语,猜谜语的游戏,测量松树的高度和直径及种植面积,体验采集松脂及学习松脂用途,以松树为主题作一首诗或一幅画,了解松树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等。
老师将这些内容穿插在不同主题中融入日常生活,围绕松树的话题和环境展开,通过最真实的体验实现孩子们多学科,多领域的全面发展。
为什么自然教育对孩子有巨大的积极影响呢?
人的压力和皮质醇激素的水平有关,皮质醇激素越高代表人的压力越大,同时会影响大脑前额皮质等负责认知的大脑区域。也就是说一个孩子长期在室内紧张的应试压力下学习,效率是不高的。相反在户外大自然环境中,孩子与绿色植物的互动可以让孩子心情放松,愉悦,紧张情绪减少将大大降低皮质醇指数,同时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大脑能很好的吸收外界信息。在大自然中开展的教育活动能被孩子很好的吸收产生作用。正如成人工作之余去景区或度假会感到身心放松一样,孩子亦可起到同样效果。
自然教育除了可以加强孩子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增强孩子的情绪控制和抗挫折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人的大脑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包括脑干和边缘区域负责人体基本功能,与生俱来的反应和冲动以及强烈的情感。上层由大脑皮层及其各部分组成,控制高级分析思维,身体情绪,自我认知,共情和道德。如果上下层大脑整合不好,就容易激发下层大脑的暴脾气,导致人失去理性出现各种原始动物行为。如,孩子写作业遇到难题不会做,情绪激动做出过激行为,乘客过站会抢夺公共汽车司机方向盘等。通过运动改造大脑,让大脑上层活跃起来,从而平衡大脑下层,因为身体的动作会直接影响大脑中化学物质的分泌。长时间在室内久坐,玩手机及电子产品是不利于大脑上层的唤醒,而在大自然中参与教育活动的孩子们能够在广阔的空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运动,在探索过程中身体保持运动状态,有利于上下层大脑的整合,孩子在遇到难题时会调动上层大脑来进行分析思考,从而找到最佳解决问题的办法,阻止了下层大脑的冲动反应,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
自然教育可以更好的塑造孩子的创造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充满变数的大自然中,孩子们会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事物,每一天,每一刻事物都以不同的状态呈现。例如树枝,沙子,石头,枯草等可以被孩子们随意拿起,拼接,组合,排列,打散,修复,投掷等,为孩子们的玩耍创造无限的可能,所以孩子们会不断思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创造更多好玩的玩法。所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好奇心都活跃了起来。
相比之下,室内环境有限,孩子们的玩具更多的是高结构且玩法相对单一,所以他们即使有积木,胶泥等玩具也只是模仿大自然中事物的低结构属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孩子创造力的发挥,但是其变化的可能性远不如真实大自然中的事物。
在大自然中接受教育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还有其他积极影响。
如,保持身体健康,抵御肥胖,帮助构建自我认知,提升自信,自我管理,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应对困难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充分发挥自已的天赋才能。
一个人在户外越活跃,在室内越谨慎小心专注,所以孩子们在户外参与自然教育可以大大提升孩子们的教室里的专注力而不用去补习班特意学习专注力课程。总之,自然教育对于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更多了解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shuf.com/ylzz/6049.html